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 第16章 我爷爷是不是有点强啊

第16章 我爷爷是不是有点强啊[第1页/共2页]

太子东宫,南侧一间宫殿,四周防备森严,连东宫平常仆人都不敢靠近。

“您是太子,是大明的将来君主,他朱棣是您的臣子,哪怕您对他关爱有加,但他当时的举止,可曾把大明太子放在眼里?”此言一出,朱标和朱棣神采骤变,这下总算明白父皇为何如此雷霆大怒。

“甚么?两分地能产五百斤土豆?那一亩岂不是两千五百斤?”朱棣一听土豆的产量,顿时坐立不安。

退朝以后,朱标自但是然地与朱棣并肩而行,在浩繁皇子中,两人干系最为密切。是以,朱标并未将朱棣的失礼之举放在心上,但朱元璋却耿耿于怀,因为他想到了朱寿提及的将来。

朱元璋挥挥手,一名寺人立即捧出早已备好的圣旨,朗声宣读:

“晋王须服膺,朕最讨厌手足相残之事。”朱元璋不忘敲打这位三儿子。

待朱元璋拜别,群臣方起家。

“儿臣铭记于心。”朱棣终究松了口气。

“对比实验?”朱棣拗口地反复这个词。

“晋王有何疑问?”朱元璋问。

“等秋收后,父皇定会犒赏诸位兄弟,少不了你的。”朱标安抚道。

朱元璋望着世人,那些曾经的同袍老友,现在已风骚云散。若他当年能再宽大些,本日留下的人或许会多一些吧?朱元璋心中暗想。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今北伐诸将劳苦功高,特赐燕王金银千斤、绢帛万匹,颖国公傅友德……”

“嗯,按以往,父皇定会让咱在京师住上几年,断不会动燕地的兵马。”朱棣点头附和,这对敏感的政治植物已然发觉到朱元璋的企图。

“臣遵旨。”朱棣与傅友德接踵再拜。

“儿臣惶恐,儿臣绝无此意。”朱棣仓猝叩首如捣蒜。

倘若朱标真的遭受不测,脱手之人必是燕王朱棣无疑。但是,朱元璋现在发明,秦王、晋王等藩王的气力一样不成小觑。削一个藩或许会引发些许颠簸,但若同时削藩,则无甚大碍。

“对,是翰林刘学士奉告我的。”朱标点头。这些都是刘三吾亲赴朱寿处就教跋文录下来的,而后又传授给朱标。

“四弟,父皇克日窜改颇大。”朱标与朱棣低声扳谈。

“父皇,儿臣知错,此事与兄长无关,全系儿臣一人之失。儿臣闻听父皇赞誉之辞,一时忘乎以是,甘心领罚。”目睹两位最宠嬖的儿子相互讨情,朱元璋紧握的拳头才缓缓松开。

“父皇,四弟此番出征建功,亦无傲慢之心,恳请父皇收回刚才的话。”朱标赶快出来打圆场,再不出面,父皇怕是要寒了满朝文武的心。

“儿臣并无。”朱棡从速低下头,一样是北伐的一员,本身没碰上仇敌也就罢了,如何还被削掉两千精兵?

“哦?朕倒感觉他挺想坐这个位子呢,标儿,你是不是忘了,在城门口驱逐他时,他是如何的做派?”朱元璋嘲笑着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