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175.第175章 经济与文化

175.第175章 经济与文化[第1页/共4页]

研发部分本来一开端想用其他的商标,但厥后执委会还是对峙利用“海汉”作为玻璃文具的商标。如许做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费事,而是有更加深远的考虑。

如果穿越个人要把鼓吹工具对准大众,那么所需求做的事情是非常烦琐而艰巨的,能够获得的结果也很难停止监控。而如果将这个工具换成把握话语权的士绅文人阶层,那结果就不一样了――铸印有“海汉”标记的玻璃文具几近必定会在市场上走俏,而这些用户对于这类产品的认同感,很轻易就会被潜移默化成对于“海汉”文明的认同。

试想一个长年利用海汉文具的文人,每天都能看到用小篆誊写的海汉标记,还会将海汉作为外洋番邦对待吗?而这些人的观点会慢慢影响到周边的人,让浅显公众对于海汉的认同感也随之慢慢增加。

这类隐性的鼓吹战略是耐久的,并且也不会拘泥于玻璃文具这一种情势。信产部已经在结合文教、机器、化工等部分,共同着造纸作坊的投产,筹办对印刷业停止开辟。届时除了印制一些内部质料、证件等东西以外,对外的文明输出也是将来印刷业的重点项目之一。执委会但愿能够通过向大陆地区输出大量印刷精彩,代价昂贵的册本,进一步获得文人阶层的认同,如许在此后慢慢蚕食大陆的时候,能有效减少来自官方的冲突情感。

李奈很利落地对香皂和洋火各下了一千两银子的订单,固然施耐德表示现货不敷,需求分批交货,李奈也以为这没甚么打紧的。只要胜利港这处所能保持社会安宁,海汉人出产出这些商品也只是时候题目罢了,而从这两天观光的环境来看,李奈以为海汉人在本地已经具有了非常安稳的节制力,有充足的才气来包管出产的顺利停止。

至于到时候海汉人会开出甚么样的前提,颠末这两天的打仗以后,李奈内心已经大抵有了一点谱――海汉人不过就是要求合作火伴满足他们对于物质和职员的输入需求,别的大抵另有在商品的发卖战略上加以共同罢了。这些事情对于在广州人脉遍及并且财大气粗的“福瑞丰”来讲,并不是甚么难办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李奈非常认同施耐德昨晚在酒菜上说过的一句话:只如果钱能处理的题目,那都不是题目。

最后被拿出来的才是李奈他们此行本来的目标,海汉人独家推出的玻璃文具系列。颠末这段时候的进一步开辟以后,第一个正式的系列产品已经定型。从表面上看,与之前的样品不同不大,不过每件文具上都有了一方铸印商标――小篆字体的“海汉”二字。

李奈皱着眉头想了一阵才应道:“恐怕还是得如贵方之前的发起,从形状上设法辨别,比方可否用上一些雕镂的技艺,在文具上刻一些诗词歌赋或是画作,用来增加其……其……阿谁词是叫甚么来着?哦,对了,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