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步步锦绣1 - 第189章 看清局势

第189章 看清局势[第1页/共4页]

他们还能如何办?

而在端王繁忙之事,养胎的卫嫤也没闲着。通过与西北和都城保持联络,她一向在察看着朝野局势。

他清楚江南宦海庞大,这里不比西北,别说晏衡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就算在朝堂安身多年的老油条,只怕也抵挡不住,以是他派了本身的儿子前去。本来熟谙政务的武王和魏王是最好的挑选,可目睹着太子垮台后两人的行动,庆隆帝内心很清楚:

江南这么较着的镀金之旅,庆隆帝为甚么会派端王过来,莫非贰心中属意的人并非武王和魏王?这类猜想盘桓在心头,直到端王亮出那一箱子圣旨后,她终究下定决计。

端王是真的查出来了!他们经心抹平的那些账面,全都被他查个底朝天。

两江总督斩钉截铁地辩驳,可还没等他尾音消逝,端王就从另一只袖子中拿出了份一模一样的圣旨。一样的金线缎面,一样的玉玺,分歧的是这张圣旨是空缺的。

有平王在,没几天就查对出账目蹊跷。

不说别的,单和睦兄弟、不恋栈权力这两点皇家就鲜少有人具有。没有为政经历并不碍事,他当过天子,这事没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任何一名天子,哪怕是从太子安稳继位的,也不成能刚即位就驾轻就熟。如何衡量朝臣,如何掌控六部,这些都需求本身渐渐去摸索。

很好办!他不是尽管分内之事么?那就多给他派点事。

“诸位,父皇也并非赶尽扑灭之辈。过往有贪腐行动者,只要诚恳改过,本王定会帮你们向父皇讨情。”端王严厉地说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贪的人又不是他,为甚么要用别人的错来奖惩本身。

在第一个县令忍不住敲响端王暂居行宫的门,上缴贪墨银两,安然无恙地走出来后,听到风声的官员簇拥而上。

他不在于,在场其他江南官员却在乎到不可。那但是圣旨,平凡人家接到一张就得谨慎放在祠堂里,每日香火茶果不竭,当作祖宗似得供奉起来。而在端王这,竟然跟帛段随便扎成捆放箱子里。

“诚恳改过”这四个字就很奥妙了,到底如何才算心诚?前两年因贪污被查处,幸运得以保全的官员给了他们很好的鉴戒。不要耍心眼想着转移产业,青龙卫无孔不入,敢藏匿的话绝对吃不了兜着走。然后想想谁作歹最多,推几个替罪羊出去停歇上面的肝火,同时主动揭露也能将功补过。

派他们去江南,就相称于把一块肥肉放到饿狼嘴边。他们不会经心极力查处贪腐,只会趁机借此打压异己、收拢权势。

但他们能说甚么?人家亲爹是天子,这圣旨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天子都情愿给,明显意义很明白,端王能够全权措置他们。

江南官员也不是全傻的,自知大祸临头,他们只能一边拖着主事的端王,一边给都城递来橄榄枝的武王和魏王答复,试图寻求一线朝气。见端王公然被他们拖着,世人另有些沾沾自喜。目睹几天畴昔八百里加急的信函应当已经送往都城,他们稍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