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康熙荣妃 - 第136章 夜半请脉

第136章 夜半请脉[第3页/共5页]

右院判迈出一步跪在康熙榻前,伸手手指搭在康熙腕脉上,悄悄地开端请脉,右院判是个年过五旬、精力矍铄的老者,他捻着小胡子沉吟了半响,又抬眼看了看康熙的面色,略微放心肠拱手道:“皇上龙体安乐,只是虚火略有上升,并无大碍,只要多多歇息,少食油腻炎热之物,炊事平淡些便可。”

两位院判恭敬地施礼存候,康熙淡淡地叫起,伸脱手腕表示他们上前请脉,梁九功赶紧拿出一条明黄绸帕铺在康熙手上,两位太医互视一眼,他们两个半夜半夜地被唤醒,催促着来御帐诊脉,本觉得皇上突焦炙症或是出了其他不测,现在看来皇上面上并无急色,想必并非本来猜想的急症,那么由更善于外科调节的右院判诊脉更合适些。

康熙对于这等人物天然极尽拉拢,不但升他为左院判,仅仅位列院正之下,并且常日里优容非常,正如现在康熙就让梁九功给左院判赐坐,涓滴不顾及方才右院判是跪在地上给他请的脉。

夜色喧闹,虫儿鸣叫,草原上夜风习习,御帐内秋色无边,压抑不住的娥吟声断断续续地从营帐的裂缝中流泻而出,不远不近守着的御前侍卫们神采微红,眼神飘忽明显思路难以集合,毕竟任谁听了一早晨的活春宫,都不免会浮想连翩,何况这些侍卫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哪有无动于衷的事理。

获得口谕传召的两位太医不一会就仓促而至,此时康熙已经梳洗结束,身着明黄常服衣衫侧靠在卧榻上,手中持着一卷书册,一副轻松适意的模样,涓滴看不出方才的阴沉,唯独侍立一旁的梁九功才气摸到一两分他的真是心机。

喀纳一手按住腰间的刀柄,一边四周巡查,无法地借此提示那些走神的侍卫们,只是偶尔转头看向御帐的眼中是粉饰不住的担忧,别人不晓得康熙的实际环境,他这个贴身庇护康熙的人倒是一清二楚,从晚宴后半段起他就发觉了不对劲,皇上的呼吸较着变得粗重,只要细心察看就能发明皇上的神智已经变得昏黄,看向场中献舞的女人眼神尽是欲念……

康熙点了点头,对左院判的医术他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位对于各种少见的疑问杂症和各种秘药多有研讨,当年宜敏被白嬷嬷下了秘药蛊毒,无数太医皆束手无策,还是这位年纪最轻的太医脱手才得以解毒,从那今后他就对此人上心了,细细调查之下发明此人出身不凡,其父乃是苗疆余氏一族之长,与大明皇室有灭门之仇,清军入关以后投奔了太宗天子,被赐赉旗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