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05|第 105 章

105|第 105 章[第1页/共4页]

这本弹章上去,马家必然记恨,便是周王心中也不免不悦。现在陛下春秋鼎盛,又似有弹压诸王之意,倒还无妨事,但大郑自太祖以来源代天子也都非长命之人,万一哪天宫车晏驾……

这么个优良弟子,他是想好好保存,将来资格到了再培养做交班人的,并不想让他硬碰硬地弹劾外戚――当今膝下没有嫡子,兼着中宫虚悬,将来大位唯落到周王身上方是正统,这马家不是外戚而胜似外戚。

桓阁老但瞥见封皮上“桓凌”二字便觉心跳,揭开封皮见着卷头题着“劾新调边防将官疏”几个字,更觉不妙,不必看背面便知他孙子是要闹出大事来。他的确想偷偷把这奏章塞进袖子里带走,但是这弹章又是必须直接进上的,他的手指在奏章边沿捏了又捏,几近把纸边捏皱了,却也不敢把它如何。

这本弹章写得非常简练,没有那些小官为夸耀文笔而作骈句的风俗。开篇直指边军之患,边关危势宛在面前;弹劾诸将亦是有理有据,并非简朴传闻而奏,竟将其家世、经历、交游状况列得清清楚楚,连同某日到某处破钞多少银两也细细列举出来。

他说得铿锵有力,座上的新泰帝不由得微微点头,却压了压嗓子,沉声问道:“你身为户科给事中,只宜纠查户部之误,如何查到兵科所属将官头上?是谁教你行此越权之举,谁替你寻来这些人的经历!”

新泰帝每五日上一次早朝,桓凌在京时一向做言官,位在百官前线,也算是常见御颜,在mm嫁与周王时也曾进过内廷,故此见驾时进退施礼非常端庄慎重,并无失礼之态。

虽是在御前奏对如许严厉的场合,只消想起宋时,桓凌就忍不住心中欢愉。天子传闻他这私访查案的本领,也自生出了几分猎奇,命他细细将本身查访的过程交代出来。

兵科都给事中与摆布两位给事中自传闻他弹劾了兵部尚书,便都有些忸捏本身只顾弹劾在外的将领,没能早早看出兵部之弊,递上这本该他们兵科先行之本。但现在也来得及,桓凌已然亲身入宫答对,开了个好头,他们也该拿出如刀利笔弹劾兵部尚书羁系倒霉之举!

只得看吧。

次辅张阁老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一本呈上,陛下必将究查这等误国之人,另派良将戍边,虏寇之危当不日而解,诚是值得光荣之事。”

四位阁老只情等候,都察院里的桓凌却不但是等,还要想应对之策:应对陛下召见,应对祖父斥责,应对小妹痛恨,应对周王不满……

这一番奏对以后,新泰天子看向他时神情中更多了几分赏识,声音也放得和缓很多,叮咛道:“且下去吧,朕自有裁断。”

桓凌便把本身实地访问调查诸将的过程细细讲来,并从袖子中取出自家保存的证据,念了上头记录下的详细时候、地点、事件,讲授本身是如何从比对出想晓得的细情。另有些暗中取来的供词,此中几张上面还带着签押,便拿给首级寺人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