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11|第 111 章

111|第 111 章[第1页/共4页]

抱愧了王贤人,借一下你的人设,不过我格的只是山,不迟误‘守仁格竹’成为典故。

他之前给庶吉人班订做铁笔时亲身见了翰林院官用的铁匠、木工,讲过制笔要点,这回就把那木工和一个皮匠同时叫来,让他们在现有的铁笔上改革一下:就是在离着笔尖不远,手指挨着笔的处所削下一圈木头,外头课粘一层皮套,皮套上再挖出浅浅的几个指印。

不成,这东西做得后他筹算往边关寄一套,他师兄在边关查抄校准弓弦、弩架、枪管甚么的不都能用上吗?都城和边关气候前提差这么多,路上又是一起受颠簸,木尺轻易变形,不成靠!

他定下心机,也趁便小小拍了教员一记马屁:“朱子论轻重时曰‘行动重’,先生本日闻知一事便欲因其施惠于百姓,既是深得朱子之道,这般胸怀百姓的气度,更有宰辅之风。”

那木工只看了一眼便道:“若只做尺,铁尺也一定好过木尺,小的便能做出平平直直一丝不差的好尺来,状元公何不使小的呢?”

他接的是皇宗子的单, 天然要做出全套最初级硬笔书法教程和练习册进上。此中找匠人也好、用纸也好, 都得让翰林院报销, 不能他一个刚入职的贫寒翰林编修自掏腰包卖力。

曾教员细细回味着他方才讲的地理知识,指尖在桌上小扣,叹道:“这气流窜改之道若研讨透辟了,是否能用在稼穑上?”

再者说……如果做成这么大一个双层带把的钢尺,必定又沉又健壮,拿在手里横砍竖砸都给力,形状又不打眼,用着也便利。万一赶上胆敢对钦差动手的贪腐将官,那些乱军看着他一个彬彬弱质的墨客拿着个量东西的尺子,天然不会重视他,然后他就能挥着铁尺以一当八,奋力救出同业钦差……

至于庶吉人们就别攀比着华侈了,拿这打格的板子往腊板上印一下,硌出米字格来,就算给他们改良前提了。

……算了吧。何故寄交谊,游标一卡尺,够了。

人越是一堆事情压到头上时,闲七杂八心机就越拦不住地冒出来。若不是那木工和皮匠在旁叫了他几声,他脑中的剧集都能演到他师兄托着枪伏在深深草丛中偷袭鞑靼大汗了。

不是气理,是地理。高中地理。

贰心对劲足, 大笔一挥,将宋时申请的款项宽余裕裕地拨了下去。

转头再叫纸匠印几刀如许带格的功课纸,染成浅粉、豆纸、松花如许浅淡、不伤眼的色彩,浸了腊拿去给周王练手。毕竟是皇宗子,若教他拿石板练字,写满一块板子还要熔了腊重涂,也显得太寒酸了,有失皇家身份,不如直接用纸练。

说是这么说,翰林院毕竟是聚天下顶尖文人的地点,翰林学士骨子里都有些清傲, 爱的是不慕荣利的风骨。他的弟后辈子行事光亮正大, 不肯攀附皇子,他做教员的面上也有光,便假作抱怨地将此事奉告几位侍讲学士, 足足地听了一片恋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