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21|第 121 章

121|第 121 章[第1页/共4页]

但后宫长日无事,不过便是争宠、争位份、争后代出息。周王这些年稳稳压在满宫皇子之上,现在好轻易有了能够扳动他的着力处,怎能等闲放过了?重华宫在这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下,终究还是流露了动静出去。

桓元娘自幼狷介,曾与人订婚,退婚以后再嫁周王之事在心中都算得上污点,对周王一片忠贞更不容人玷辱,听到这动静后气苦得几近落泪。那句“要嫁少年天子”更是诛心之言,她忍耐不住如许的诽谤,当即扔下绣到一半的经页,命总管寺人将传谣的人抓来。

桓凌和宋时当廷出柜这么桩大事, 固然被周王拦在重华宫外,六宫中却早迟早晚都被人通报进了动静。

不过此事是真是假也都无所谓了。宋时这个三元落第的身份摆在那边,就是天下读书人的效慕的表率。管他好南风北风,一点点私德瑕疵又不会妨了他的文章才学,只要能收伏他,将他摆在身边,便能收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唯有将全部重华宫、景仁宫都牵涉出来,才气将此事闹大。

虽说周王倒下, 也不必然轮得上她们的孩儿, 但是周王只因身为宗子, 便受宠多年, 大位在望, 连带贤妃的身份也水涨船高, 能看看他的笑话儿也叫民气旷神怡不是?

在外头传这流言的人索不着,宫人倒是抓来了很多,叫寺人、嬷嬷细细审了一阵,那些宫人便招承出确切有人说过此话,只是也都说不清当初是谁第一个说出这话。

那寺人也跟着笑:“可惜桓王妃暮年攀亲结的恰是宋大人,她倒肯嫁,宋大人却不肯娶呢。”

那位桓王妃但是个被婆母叫去训两句都要眼红堕泪的娇蜜斯,却不知传闻本日朝堂上的热烈后又会如何。

桓元娘悲忿道:“是本王妃平素治宫太宽仁,纵得你们胆小妄为,敢如许歪曲我、周王与我的名声。本日若再不经验束缚你们,这重华宫中哪另有半分何端方可言!”

宫中没那么便利获得前朝的动静,高位嫔妃能召见家人,多数命内侍出去传旨,叫家中女眷递牌子出去参拜;低位嫔妃可贵召家人入宫,只得把目光盯住重华宫和景仁宫,从这两处动静上阐发外朝意向。

马家与桓家竟闹到这一步,虽说陛下不肯在朝上究查下去,但三司会审马诚等人一事,便已申明圣上对马家已有不满,只是看在周王面上,一面再再而三地包涵。

周王妃暮年因嫌弃宋时未能考中状元,故而弃婚入宫,欲嫁个少年天子。现在却又因周王母家出事、职位不稳,而与周王交谊不穆,摔了周王亲身寻来给她的经卷。

虽说她也猜不出圣大将桓凌派去边关,是为叫他禀公法律,还是成心叫他包庇姻亲,帮他清算烂摊子。可不管当时圣意如何,桓凌倒是真的查出了错、抓了人,还在边关立下了几场监军之功,这些确实的罪证落入圣上眼中,便不想查也必然要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