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39|第 139 章

139|第 139 章[第1页/共4页]

马府高低的哭声固然锋利刺耳,却又如何比得上他在边关所见,那些蓬头垢面、四肢细瘦、腹胀如鼓的小儿饥叫声;如何比得上疆场上甲士手中只能拿着锈蚀的枪棍刀斧,被仇敌长兵利刃冲杀而死的惨呼声;如何比得上边关村庄被鞑虏乱贼劫掠,生还者不余十一,骸骨都有力收敛的苦楚……

满京目光都落在周王府中,周王那边却恰好安忍不动,闭门谢客,只进宫向父皇谢了一回罪。

马尚书家几个后辈虽经历了父亲被御林军带走的惨事,但那是总管寺人王公公传旨,御林军拿人,怎敢抵挡?

上面的人感慨的是桓御史明断案情,揭穿兵部贪腐弊案,连马尚书如许权势赫赫之辈也能扳倒。几位学士看的,倒是已出宫开府的周王――马尚书与桓阁老多么暄赫的身份,竟为一桩原只是基层官吏收受贿赂、任用庸常将领的小案,一个去官出京、一个下狱待罪,若说只是官员排挤,到这时候谁也不会信了。

王少卿忆起他刚开端查办兵部案时,被几名御史弹劾,他祖父一个阁老竟不知如何带着百口后辈离京的事,只觉此中水深,不敢多言。杨郎中脾气更软,上前劝道:“桓贤弟不如且放了那两位小公子,不然传到周王耳中……”

周王低声应喏,又抬开端来求道:“桓氏乍闻外祖下狱,有些吃惊,昨夜起家子便有些不好,可否请父皇赐下太医替她看诊?”

上回桓阁老出京,周王便受扳连出宫开府;却不知这回马尚书查出考场舞弊案,周王又会不会再度受累。

一趟趟大车如流水般从尚书府驶往三法司,恰要从翰林院旁长街颠末,几辆大车占断了大道,车轮滚滚,四周有差役持刀防备,森严可畏。

周王垂眸应道:“儿臣当日回护桓氏,也是因她确切是为人诬害,罪不至此。而外祖之事倒是朝廷公事,其罪该当如何措置自有三法司结论,父皇裁度,儿臣不敢插嘴。本日儿臣入宫,只为来向父皇请罪――”

宋时内心不由有点儿小高傲,强按捺着几近浮到嘴角的笑容回房干活,支起耳朵听同僚们群情马家这场案子,夸奖桓凌弹劾部堂的骨气、查清这场大案的手腕。

他目光淡淡扫过跟来的马家人,叮咛一声:“拦住他们,谁敢上前阻扰,都一并绑了把守起来。”

王少卿与杨郎中看看他肯担叛逆务,也放松了几分,便各自分开,带了本部院吏员到上房、外头帐房两处罚别取证。

都察院与别处罚歧, 本就是以纠劾百官、谏言天子为业。他能查出这般泼天的案子, 恰是两位总宪眼中可种植的人才, 到现在只差马尚书一人的供证便能结案, 都察院天然是要派他来, 好美满他的名声功劳。

新泰帝点了点头,俄然又道:“你已开了府,依例也该选两个妾侍了,等你弟弟你选妃妾时,你也去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