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46|第 146 章

146|第 146 章[第1页/共4页]

是圣上忽有所思, 还是有人提示?

陛下之前多年未曾想过迎娶新后,他们两家相互攻讦这么久,也只是在两位皇妃之间争人选, 如何俄然有了这道旨?

他们勋贵不会引甚么孔子、孟子好人出息,但要废弛一个文人的名声还不轻易?他立即命人去唤本身门下拉拢的御史来,依他的意义再写一封折枪弹劾宋时。

他爹红着眼眶,一面抽鼻子一面骂他:“你在圣上面前多甚么话!让你说你就说,那嘴不是长在你脸上的?你不会说几句好听的?好好的翰林不做,做个知府,都是你自找的!”

汉中有个周王、另有个周王妃长兄、宋时的情郎在,本身那主张还未脱手就必定打不成了。偏生现在出关这一起刚换上他们王家的人。若换了别的处所,叫他路上出些事,他也能撇得干清干净,可若这三元落第的才子名流在自家地盘上出了事,他们王家不免要吃些挂落……

只要宋时与他家有来往,今后凡有通报至宫中之物,都能够扯上干系。有德妃娘娘在宫中安排……不,若等皇上立了新后,德妃娘娘在宫中只怕也不要失势,当务之急还是得从姻亲之间遴选淑女,以备选秀。

只是这场弹劾也要讲究摆设方略。

要不是他抗辩得如此硬气,圣上也不会感觉他明净委曲,召他进宫奏对。若不进宫,哪得让他说出“无以妾为妻”这类话?

在朝大臣断袖不是不犯法么?就弹劾他个法条不能恕的――他曾与周王妃订婚,现在周王不在京,这两人便要近水楼台,破镜重圆!

李勉前半生都以周王为正统,厥后侄孙女被选中为魏王妃,他才动了几分支撑齐王的动机。但毕竟魏王年纪尚小,现在立长有周王,立嫡……现在容妃必定难再扶正为后,魏王胜算不大。

归正那宋时就在京中,今后还可渐渐安排。

他另有脸到御前喊冤!还坏了他们推德妃娘娘入主东宫的大计!

还不如早弹劾桓凌,当初马尚书令人弹劾桓家祖孙,都没闹出如许大的乱子!

不,不对!

那场御前奏对以后,宫中便传下旨意,让他改任陕西汉中知府。

两家在前朝后宫都有权势,倒推之下公然缓慢地密查出启事――

王世子对着递上动静的部属深深沉默着。

他被弹劾了,连一句“臣有罪”也不肯说,将几本弹章生生驳了个别无完肤!

须得让宋时有机遇碰到周王妃……或者从桓氏在京后辈动手。

宋时脸腾地烧了起来,梗着脖子就要辩驳,他娘落在他身上的手却紧了紧,重重地说:“知府也好。时官儿就比你爹有出息,你爹当初才只外放个知县呢。”

本来废弛伦常、民风如此,都不过是朝堂攻讦中常用的词句,别人被弹劾也都是忍气吞声,自行赔罪罢了。这个宋三元偏抠着自眼儿将他们扣的罪名一一分辩,再反扣个他们贬低当今腐败治世、毁伤圣德的大帽子上来,倒将他们这些弹劾的人骂得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