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59|第 159 章

159|第 159 章[第1页/共4页]

宋时既然搞了这个开会轨制,不擅权的时候也是讲民主的,便顺水推舟地承诺下来:“既然三位贤兄力劝,本地乡绅又肯如此支撑府里公事,我若不见他们一面,也嫌无情。不过兄长们也晓得我是有家室的,现在外头宴会上多好弄些少男少女婢宴,分歧适我如许的人,以是既要见面,还要由我选个合适的机会和地点。”

他一向遗憾于不能亲目睹到宋时所来之处,但斯时斯景,倒是解了贰心中久藏的一点遗憾:

非常简朴,就是普通小区布局平面图的程度,宋大人亲身起稿,顶头画一条川字纹的横条当河水,河边浸反正两个长条就是水车、水碓,中间画个圆就当水塔。离河远些的处所勾几个白方块,添上名字就是厂房,涂墨的方块是排污池,四周涂一团深浅墨色就是树木、草坪,当中空出来的处所就是厂房间的巷子……

虽说他们知府衙门职位高,不需像县衙那样到处依靠士绅,但这些人都对他一片倾慕之心,若得他反应一二,今后自必更经心极力为他差遣。

更令民气酸的是,竟另有几家富商担忧宋大人独安闲异地为官,身边无人奉侍, 愿将家中近敬爱女、漂亮后辈献上做个内宠。

严大人在任的时候, 想募几百银子修桥铺路、施济哀鸿, 都没有现在这么轻易。

他们西北向来没出过甚么名流大师,后辈们要觅名师都要去外头游学。可贵宋三元来此为官,更可贵的是他情愿办书院讲授,他们这些后辈能得三元提点几句,将来中试的机遇必定能大增!哪怕不是读书的料子,曾在三元座下读过书,不也是一辈子的荣光?

他微微含笑,府衙方向,饱含豪情地说道:“宋大人自来到汉中这些日子,不见客、不设席、不近丝竹弦索,一心只为我们汉中府殚精竭虑。既能为外来的流民考虑至此,又岂能不为本府士绅百姓着想?

宋时垂目看着黄册,温声安抚道:“旧事不成谏,来者犹可追,朱县令这份黄册做得极好,足见爱民之心。那些人可有安排了?本官不日便要奠定建厂,要选一队夯土、建地基的工人,此事便交你遴选人手。再选些聪明有眼色的,跟我带来的工匠学烧水泥、编竹筋……”

男的在工地干活,再挑些结实妇人给工地上的工人浆洗、烧饭,不日就要完工。

只怕是他们想得太高,说出来要惹人嘲笑。

既是有教无类,岂不是说,哪怕平常学业不佳的后辈,只要他们做家长的肯捐输,也能有机遇让孩子获得宋大人亲身指导?

马同知三人非常捧园地夸他:“大人这‘汉中经济园区’的名字起得好,闻名即知府尊大人关爱汉中百姓之心,经世济民之志。下官等这就发帖子叫他们安排匠人、筹办赋税质料,雕镂石碑,尽早办起这园子、园区的奠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