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13|第 213 章

213|第 213 章[第1页/共5页]

传闻府里不但有给麦子脱粒的东西,还定做了脱谷粒的东西,到收稻的时节也不消愁打谷慢了。

宋大爷看着他匆促分开的背影, 感慨道:“桓氏此子倒是个诚恳人……”

他们客岁腊月考过退学试才进京,会试前几乎寻不到屋子,只能在京里风餐露宿,不就是为了返来立即能跟宋先生读书的?

宋老爷在最火线叩拜祖宗,上了三支上好的檀香,一昂首瞥见家谱,便拿起翻开,摸着上头宋时的名字道:“自打时官儿中了进士,我们家的官运仿佛就到了。”

那长工雇一天也要三四分银子,还要包两干一稀,吃的里头还需有肉,不然谁肯给你下力量干活?

借住他家里的学子们非论中没中试的,这几天也都该预备回籍了,见他家要捎东西,便干脆接过了这桩事:“我等归去便要住进汉中学院,跟宋祭酒读书,捎这东西恰好顺道,也是尽我们弟子的本份,何烦垂白叟再派人?”

天然是要留下。

一行学子刚考完如何富农安邦,新买的会试闱墨也多是论及产业的,恰是对这些东西最感兴趣的时候。越听着车夫说那些东西的神妙,内心都如生了小钩子般,恨不能一步就到汉中府,见到制出这些器用的宋知府。

这封信也和那摞厚厚的家书捆在一起,被借宿他家的学子们捎回了汉中。

他们现在就要学实学,做产业,连家都不要回了,立即就要搬到汉中学院住校!

小厮报命而去,这群门生倒是受宠若惊,连道不敢。

他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干脆叫孩子们跟归去住些日子,时官儿他们若寄来新书籍、课业,就叫人捎回籍里,他盯着孩子们做。

宋大爷揣摩了一会儿, 看着弟弟的面子, 出去见了亲家兄长。桓家大爷本来只想送个礼就走, 还没做好上门认亲的筹办, 没想到亲家出来相待,只严峻隧道了声“恭喜进士”,叫人递上礼单礼品, 便道辞分开。

拉他们的车夫倒是惯见这些的,笑着说:“老爷们这一去少说有半年,自是不晓得我们府尊新制的东西。这些都是官府的东西,农忙时借给下头百姓脱麦粒,这一天就能打数百斤麦子,才收四分银子的‘磨损费’。凡种了麦子的人家,地多的本身借一天,地少的几家合着借,比雇长工可便宜多了——”

宋知府微微一笑,慈爱宽大地说:“你们从都城千里驰驱,又为我捎了家书与家人备的东西来,我于情于理,又岂能仓促叫你们归去?不必多虑,尽管住下,我自有温馨歇息之处。”

宋时拱了拱手,内疚一笑:“下官不敢白白叨扰大人,便将些乡里的动静奉告大人罢。本日寄住府衙的门生们替下官捎了几封家书来,提到家兄中试,大人的堂兄到寒舍庆祝之事,大人可要看看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