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62|第 262 章

262|第 262 章[第1页/共4页]

这黄河鲤鱼本就是鱼中珍品,烤时又抹了很多西域传来的烧烤料,皮都烤得焦黄微卷,扯开的鱼肉乌黑丰富,调料的香浓中又不失微带甜意的鱼鲜,实在好吃。

宋时拢了拢衣裳,悄悄点头:“走吧,回谷府县。桓大人他们去草原是为报效朝廷,我也得尽我的力做事了。”

把这报纸对半儿一翻,入眼就是占了双行的大字题目――“宋太守千里送桓郎”。

“桓大人这一去又有汉中卫兵士庇护,又有归降部族带路,不会出事的。大人不必过分担忧。”

他自从办了黉舍,做了讲学名流,更加珍惜羽毛,诗词、文章不颠末三审四修毫不公开颁发。固然不能与同僚共抒出塞情有些遗憾,但也不但是在诗文里写出来的,能叫他师兄晓得也就够了。

贰心中感慨,将文稿放在桌上,叫元知县先看看是要都抄印一遍,还是要挑哪份稿子。趁便,他也想看看本县的报纸办成甚么样,上面有甚么才子刊的文章。

之前他也看过报导,说黄土高原的苹果特别好吃,现在当代的大苹果还没传出去,这类海红果也该代替苹果开辟一下。

也是他想得太多了,这些处所小报的供稿人有甚么节操!有甚么思惟深度!管甚么朝廷民风!

他禁得住,元县令却有些禁不住。故意让下人挑挑有题目的文章,可他又不是一辈子住在府谷衙门里不走了,只怕他分开后买了报纸,瞥见甚么东西,还是要记在本身头上。

这里是边关苦寒之地,畴前朝廷还没夺回河套时几近就是边城,想不到精力文明扶植搞得这么好啊!

不但拿朝廷官员的隐私做文章,这题目竟也不给起个新奇、有文采的,而是直接拿本地最风行的旧戏“宋太・祖千里送京娘”改的!”

黄土高原固然北风烈烈,塞外固然危急重重,这一刻他却全无忧愁,只享用着烤鱼肉和烤鱼的人给他的暖和满足。

更首要的是,陕北各地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矿资本,另有别的甚么矿产他还得再查查,能操纵的都操纵起来。汉中经济园的树模效应已经起来了,京里又有朝廷办的、三皇子魏王亲身主持的经济园,各地天然也都师法,只是师法的不敷公道,他这一趟恰好都指导一遍。

宋时目送着官船横渡,看着桓凌停在船尾的身影垂垂阔别、缩小,终究消逝在他视野里。只剩一道黄河水浪涛滚滚,远接碧天。

鱼盆那边实在有厨子守着,能替他们夹好鱼搁到烤架上,吃的人只需守着火刷刷油、料,自有人帮他们看着火候。

炉里烤着本地闻名特产,黄河大鲤鱼。

折家军就是府谷县人,世代皆是忠勇良将,折赛花更是京剧中极闻名的佘老太君,在本朝的名声也不逊岳飞多少。世人听着折家的姓氏跟本身连在一起都感觉面上光彩,连一旁还没吃完鱼肉的汉中卫将士们也不由撂动手里的吃食,盼着能早见着写着本身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