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96|第 296 章

296|第 296 章[第2页/共5页]

这辆大车是载运门生的么,可否让他们这些人搭一程尝尝?

第一批马车迟早依着早朝、下钥的时候发车,可供全城官员搭程。次后又垂垂修进环城的铁轨,平常百姓们也可买票乘车。

连圣上也垂垂也受他们传染,骑了几次比目车。虽是带着辅轮,如同坐在椅子上普通安稳的,但因其跨骑的姿式,风劈面吹拂的感受,仿佛也令他找回几分少年时骑马射猎的威风。

桓凌腿长,先下一步,还要转过半个身子扶着师弟,当他还是畴前阿谁走路怕摔的孩子普通,半扶半抱着把他带到地上才放心。

凛冽寒天,车内的人连头发丝都未曾被吹乱, 神采红润、身形伸展,仿佛那车里恰是春光。

宋时敢想敢干,唤着“桓院士”,将这位方才上任的院士按在怀里,让他明天再为人师表,明天先让院长潜一回。桓凌虽不晓得他为何这么冲动,却也情愿共同,叫了他一声“院长”。

背私是为公,同乘是为共,是以这类可供天下人共乘的车便叫作大众马车。

渤海里有的是新奇海货,可京里离着海边三百里之遥,豪侈到能为一点鲜鱼而每日派车来回的人家可未几。哪怕是在宫中,为了省惜民力,也是以干鱼、咸鱼为主,极少能吃到新奇海味。

冰鲜鱼的味道虽不及海上现钓现吃,倒是鳞白眼清,肉质坚固弹嫩,除了清蒸以外如何烧都鲜香适口。冰的海蟹、海虾买到家里也一样新奇,螃蟹还是能够清蒸,虾可烹炸浇汁,海螺海蛎蒸烤炒涮皆宜……

这群人大多乌纱裹头,锦袍加身,另有些他们俩看着眼熟的,明显不是官员就是国子学门生。这些人见地宽,思虑长远,对待这新车常常也是从庙堂高度――从策题目的高度来问,直切重点,有些题目乃至算得上锋利。

平常的双辕马车都是两轮车,车厢是凉轿般的款式,最多挤得五六人。而这新造的大车倒是高低两层, 比畴前的车加长加宽了一倍不足, 顶上还多出一层坐位,车身包铁,嵌着敞亮如镜的玻璃窗。

凛冽北风中,上到朝廷大臣,下到来看热烈的浅显百姓都听住了,不由设想着乘如许的大车到海边――乃至憧憬起了有一日都城里也铺了如许的铁道,走上如许的马车,让他们坐进车里,舒舒畅服走遍京师里外的风景。

宋桓两家的兄长早带着家人鄙人甲等着,见他们下车便围上去接人。

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开惯了记者接待会,乃至来京时自带了半车厢记者、自在撰稿人的大郑产业之父。

畴前在汉中时他们办的是职业教诲,教出来的都是浅显职专生。现在都搞起小班讲授,教起蒸汽力学了,黉舍层次也得提一提,改叫个研讨院,门生天然就都是研讨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