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32|第 32 章

32|第 32 章[第1页/共5页]

跟着这几小我出来,那书办和差役们就像见着主心骨似的,脸上不觉浮出放松的笑意,朝门里喊道:“不是告状人打斗,宋舍人,是有外村夫假作失盗告状,不知背后有甚么诡计,小的们正欲拿下他们!”

黄巡按现在筹算假装贩绸缎的外埠贩子, 若要上堂告状还得给宋县令下跪,天然不能亲告。田师爷也是个有才学的生员, 又在御史身边当了几年得力幕友, 受人崇敬,也不肯向县官折腰。最后筹议着由一个布政使司快手老于假装管事, 拿着田师爷现写的状书到衙门报案。

一排有“性命”“失盗”“田土”“户婚”“负债”“胶葛”几个棚子,就这失盗棚前不见人。那书吏正干坐无聊,见有停业上门,赶紧抽出一张印好的稿纸,体贴肠问:“是失盗案?你便是失主么?你叫甚么,年纪多少,籍贯何地,家中亲戚干系,平常做甚么谋生,为甚到武平来?是在何时、那边失盗,四周有人否?当时可有甚么非常声音、事情,或是过后可见着过行迹诡异的人么?”

又如这车里有几件小而值钱的铜香炉等物,那贼单取了绸缎而不取香炉,有些不好解释。再就是那香炉虽没点香,内里却有烧好的乌黑冬灰,倾倒后有冬灰洒在垫子上,若如他们说的从告状房到这里,那灰毫不会只洒在这么小小一片……

作为世人公开群情的中间,宋时却只能单独享用着看破统统的孤单――

一篇文章只值十五个大钱的田师爷冷静加快了法度。

老于色彩不异,收回状纸,点头谢道:“多谢老哥指导,却不知那边代写状纸的要多少钱?我好归去筹办。”

黄巡按心中蓦地涌出一句“卓卓如野鹤立于鸡群”,不消人说便晓得了他的身份――难怪乡民们提起宋舍人都说是神仙般的人物;难怪方学政到武平县提考一场,回到省会还记取替一群县里生员编的文集作文章、写序言。

宋时笑道:“安先生多虑了,实不须如此。不过这车里已被人翻乱了,不能坐人,便先找个处所搁下吧。我叫人赶县里的车来,我们坐车畴昔,把它停到失窃的处所,也好推断那贼人是如何摸上车,偷了东西又往哪儿去。”

他忧愁深深,世人听他的阐发,想起王家高低夙来的罪过,也都觉着有理。几个差役便要跟着宋时去告状房清查,宋时却回绝了:“此事只是我的猜想,怎好带走你们,迟误了百姓们写状子?我爹这些日子也忙坏了,你们先不消奉告他,等我陪安先生看完了失盗现场,再巡巡告状房四周就返来。”

换了别的县,黄巡按第一反应都得恨本地知县不晓得劝民息讼,养出一县好争讼的刁猾民风,可现在看着这些满面悲苦的百姓,他却说不出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