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68|第 68 章

68|第 68 章[第1页/共4页]

老道不老道的且非论……这些考生中仿佛确切有一名的师兄就是个通判哪?

两位主考自从到了福州便闭门谢客,好轻易桂榜已发,主考能见人了,满省文武官员和中试举子都要来拜见。

福建省乡试统共只录八十五人,诗经房便占去十之三四, 春秋最多能占两分,他能有这般淡定,必然是师弟的卷子已是本房荐卷中最好的几份之一。

春秋房力荐为魁首的卷子……

高编修与周给事中对劲地叮咛众生起家,经验了他们几句要用心读书,报效朝廷之类,又伶仃对宋时说了一声:“你做体味元,便要有解元的志气。来岁会试上,我们等着看你名标杏榜。”

每位经魁都是他们寄予重望的才子,名字一唱出,帘内、帘外诸官皆是欣喜点头,都觉得取中了可意的才子。唯到本科解元、春秋房经魁的考卷卷头弥封拆开后,高主考游移着不即念名字,而是抬眼望向桓凌,交叉着惊奇、不信、绝望各种庞大神采。

可他一个北直隶人, 若说能考得比福建本地的才子还好, 不成能吧?

两位主考看过了第二场的判、表、诏、论,又看第三场五道策问。

春秋房的考官桓教员也给足了他面子,在他领着本房考生拜房师时也没跟他摆教员架子,叫他子期、宋时,而是唤了他几声“宋解元”。

最后则是拆弥封,由副考官在朱卷上填考生姓名,主考在墨卷上填写名次。

中间的副考官周用也在朱卷上写下宋时二字,双眼却不看考卷,而是紧紧盯着桓凌,想上去问他一句——你当着我们的面连夸都不夸宋时,装得仿佛要避师兄弟之嫌似的,成果你给他的考语写成那样?

三篇经史、两篇时务策,颂先帝之德则忠爱之心溢于言表;叙道统传承则如亲历其世,承先孔教诲;言古史得失如掌上观文;论臣子忠谏之道已见忠正朴直之气;议兵制慨然有提领雄师荡平天下的气势……

等睡醒了,吃出帘宴时,再与他计算!

两人对看了一眼,各有所思,先在判题前面题了两句“问拟恰当”“论罪精详”的判词,便迫不及待地看起了前面的表章与论题。

他这么盯着桓通判,不会说解元真是桓通判的师弟宋时吧?

世人笑道:“不错不错, 看桓考官这般胸有成竹的模样,小宋怕是考得极好,不然他怎地全不担忧师弟会被黜落?”

周副考官接过那份荐卷, 笑问:“两位房考官如此力荐,不会是桓同考师弟的卷子吧?本官倒要细心看看了。”

高编修悄悄猜想他们手中这份堪为魁首的荐卷便是宋时的,取来各房二三两场试卷后,便叫周副考官与他同看手中那份。

这份莫非真是宋子期的?

这门生写的好文章,考官也能保举得人,福建不愧是科考大省,学风如许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