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74|考试可跳

74|考试可跳[第1页/共4页]

这篇文章落到春秋房考官、翰林院侍读曾鹤龄手中,看得这位侍读忍不住连连拍案, 将卷子拿授予同房考官薛检、程宏看:“你们看宇字十三号这份考卷,《自孔子而来》这题竟能写得如许慷豪放!别的墨客也只能写到孟子以‘见知’孔子之道自任,自家心效慕之,也起个有传承儒家道统之愿。这个举子倒好大胆,在文章里竟写他与圣贤情意相通、身居之处同在中国,便也和孟子普通如同‘见知’了!”

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情未策动,不在喜怒哀乐任何一边,无所偏倚,这便是中;而其应事物而策动以后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中节合度,有所节制,这便是和。

那里有不值一夸的处所?

不知是成心还是偶然,竟和第二题的“克己复礼”之旨照应上了。从“非礼勿视”四句中教人禁止本身视听言动不越礼,再到此题顶用宋公变动诸侯挨次而致生乱为例反证谨守礼节的首要;就仿佛这《春秋》题是前面《论语》题的延长,叫人一篇接一篇,看得畅快淋漓。

曾房师夙来谨慎,看着满篇密圈总有些不放心,又一次拿卷子给同房考官们去看,问薛、程两位房考官:“两位贤弟判的卷子里可有如许的?我拿过来比比,是否圈的过分,将不值一夸的处所也画了圈出来。”

曾鹤龄忍不住说:“我才只判了四书题,尚未看完这份卷子……”

他给这份卷的评价是否太高、太招摇了?

春秋房中出了这么个才俊考生,将来取中了,也是他们考官的实绩。

这两句中,宋公会盟诸侯,排定“卫侯”“蔡侯”前后之序有变动――在夏四月伐郑时,竟把卫侯加在了蔡侯之前,这是分歧周礼的。

这一题按着传统的春秋题作法,不过就是明史官批驳之意,责宋公霸权无礼,不尊天子、不依礼法排诸侯位次,乃至卑弱凌上之乱由此而生……

判卷的工夫这么严峻,考官连分到本技艺中的考卷都只细看四书题,他这抢别人卷子,还要细细读题的也是绝无独一了。

咦,好一个“谨礼”!好个大胆的考生,他竟然开门见山,破题便点出《春秋》经的礼义教养之功!

圣贤的道统传人有两种, 一种是见知,就是能得贤人亲身教养, 发扬圣道之人;一种是闻知, 也就是后代承续道统之人。

薛简就把本技艺底下还没看完的卷子抽・出来递给他,连眼也舍不得抬一下,对付道:“延年兄先看看我这卷解闷,等我看完这篇便还你!”

三位房师荐上卷子时也不吝嘉奖:“此子属文不循旧义,别出机杼,竟能抛开凡例,凭《春秋》赞责之语写出贤人修《春秋》时以规箴后代谨守周礼之意,理学工夫深厚,足觉得本房魁首。”

宋时连社会主义交班人都当得,圣贤交班人更是当仁不让,一篇文章写得比通稿还慷慨激扬、情真意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