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78|第 78 章

78|第 78 章[第3页/共4页]

宋时放开稿纸,先写下标准开首:“臣对:臣闻人君之治天下也,必安攘兼举而后能够成天下之至治。”

――长得都雅,身姿也标致,怪道曾叫四辅桓家定作孙半子!

本年桓凌回到都察院,就曾细细体味过鞑靼犯边之事的委曲,还递了一封备虏要务的折子,请朝廷慎选知兵事的武将驻边,重修边城以御寇虏,补齐边军的俸禄、甲胄、兵器,户部多拨赋税以备掉动本地客兵援助边城……

一是将官,须得选有经历的旧将,不成让那些出身武将世家的后辈拿边关当作历练的场合。将官得了人,军士更要加强练习,军士数营合操,弓弩、神铳、火箭、刀枪……都要练熟。

宋家是保定人, 老产业驴肉,早上带的就是蒸饼夹酱驴肉。蒸饼滴油不沾, 不怕脏手, 内里夹着整片丰富的驴肉, 吃着也不掉渣。一顿早点吃完了, 桌面和手上还都干清干净, 稍用帕子沾水擦擦就行, 不消像那些吃酥饼、松糕的一样满桌掸渣, 更不会油了卷子。

至于外洋虏寇屡侵之事,关头在于用人。

这段他就不客气地用了畴前写过的,脸不红气不喘地赞道:“天子陛下以圣神之德,膺历数之归至……天下臣庶无不翘首而拭目而盼……”

本年殿试考题,天然也是由这场兵事而来,问的便是如何治国靖边:

客岁六月,鞑靼汗王帖木儿率军袭扰边城,从雁门关长驱直入,大肆劫掠边关州县,兵燹所到处无数百姓逃亡……

他们从三月十五下午拿到第一份卷子便开端繁忙,直到此时才气稍歇。吕首辅拿着十二份佳卷笑道:“往年试礼用、治乱的多,本年策兵事,我还当这些举子们承常日久,写不出甚么实在可行的实策,却不料另有几名举子答得极好。”

这一本奏章上去,当下便得了天子批复,命提拔能战的旧将戍守边城,又下诏称要为朝廷百姓作榜样,令后宫一体俭省用度,不必再要国库给内库添钱。

他兼着户部尚书的差使,对督粮之策格外重视,提及来便滚滚不断,却没重视到桓侍郎自打他说了“与桓给事中不谋而合”以后,便一向冷静无语,神采颇显庞大。

三辅李勉倒是坦白地说:“他这兵策我看着倒与前日桓给事中上的战略有些不谋而合,也说要选任老将,整修兵备……只军粮这里他写得更大胆些,要让朝廷从河南直接运粮到边关。河南是中原粮仓地点,若从黄河运粮,的确能省一笔周转银子……”

两位监察御史巡了一遍场, 在殿外感慨:“怪道桓给事中成日介说他师弟如何好,不看文章,这边幅气度已压过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