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415章 说河南话的尼堪

第415章 说河南话的尼堪[第1页/共3页]

而这些方才抬旗的旗丁,固然大清国给他们分了田宅,女子,耕具,耕牛(大清国不缺这个,耕牛没有也能够用马耕),但他们压根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没几个月工夫,就又仓促地逃出中原了。

这不是,当他一说出来,在河南呆久了,都沾了点河南口音的大清天兵,就随大流跟着那些个绿旗主子兵喊了起来。

这一回,大清国杀将畴昔,如何着也能杀个两三万吧?

毕竟是主子兵嘛,本质上就是大清国这台机器上面的耗材。

因为绿旗兵的旗丁,一个月能正儿八经的练习七八天,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并且,这练习的七八天,也不是遵循御前亲军那种早九晚九的标准来练的,一操能操上上午,就已经算是卖力了的。

压根就没有练习成军。

不过,固然仅仅只要戋戋三府地盘,但尼堪手上的兵马却不在少数。

但对于这些本来就是关内的老农夫的旗丁们而言,想让他们具有战役力就比较难了。

大清国的多尼贝勒尼堪,正在这凌晨的北风内里,看着面前的雄师。

十一月初四这天,位于黄河以北,武陟境内的大清国多尼贝勒尼堪,在颠末连续数日的窥伺后,终究决定对劈面荥泽一带的大明修河民工脱手!

再加上背靠蒙古,马儿不缺——是真的不缺啊,蒙前人养的蒙古马固然在退化,但数量也是真惊人,是正儿八经的马比人多。

光是眼下摆在武陟的兵马,就足足有两万众,如果把多尼手上能够变更兵马给全数集合起来,估摸着五万人都拉得出来了。

马多了,天然学会骑马的人也就多了,再加上绿旗汉人在大清国所占的比重也愈发的多,以是,多尔衮已经不管这些了。

因为尼堪河南呆久了,学会了一嘴河南话,并且,这会在尼堪面前的兵士,内里的汉人太多了,说满洲话就没多少人能听懂,说蒙古话的,也有相称一部分人听不懂,而他尼堪也不能够每种话都说一遍啊——这多费事啊?

就拿御前亲军来看,属于常备军,四时在营,拿饷办事,每日一练习。

因为,这些个河南绿旗兵先不说战役力如何样,起码,他们现在是不能够为大清所用,很多河南绿旗兵,是本年年初,才抬了旗的,从一个贫无立锥之地的河南穷汉,成了名誉的大清国旗丁,成了一名名誉的大清国主子兵!

如许的练习标准,练习几个月,也顶不上御前亲军一个月。

却还在。

“弟兄们,南蛮子又来找咱大清国的费事了,咱大清国,这一会非要把他们南蛮子杀干将净才中,你们说,中不中?”

当然,这只是实际上。

以是,就只好挑了一种,绝大多数人都会,听的懂的人多的话来讲。

不过,固然实际上,主持三府局面的多尼贝勒尼堪,手上有五万余世人马,但他实际上能够变更的兵马,顶多也就是三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