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七十三章 百姓对新政的认可

第四百七十三章 百姓对新政的认可[第1页/共4页]

于文明提示道:“这里是于家,不远处便是钱塘县衙。”

朱允炆很清楚,在这个没有拍照机的年代,人画像的本钱是有些高的。

宁妃非常不解,出门以后便迫不及待问道。

于文明赞叹道:“好一个‘宁正而毙,弗苟而全’,文忠烈若泉下有知,当含笑矣!”

一个孩子罢了,这世上孩子多了去,也没见朱允炆多看谁一眼,如何到了这里,还特地去拜访?

朱允炆解释道:“于公,我说的酬谢,是给于谦的……”

于文明深深看着朱允炆,寂然道:“教诲孙儿成才,乃是我等该当为之,怎可收你酬谢?”

“于谦?”

于彦昭站在门外,也深深佩服面前的年青人,一个能崇拜文天祥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人。

为体味决这个题目,在农税司设置的时候,朱允炆便明白了一点,各地农税司按时价兑换什物。

现在朝廷中有解缙,姚广孝,将来还会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再今后二三十年,那就要靠于谦了,五十年后就要看杨廷和了。

“于谦不过是一个孩童,当真值得夫君如此来一趟?”

于文明看着于彦昭一小我出去,不由有些不快。

“那就这边请吧。”

朱允炆等人在前去县衙的路上,便看到很多百姓挑着担子,吱呀吱呀很有节拍地走着。

朱允炆点了点头,端过一杯茶,吹了吹,说道:“看一名小友总不犯法吧?”

朱允炆见两人不明白,干脆摊开了直说:“我要见于谦。”

这小我,或许是本身将来最倚重的人,只不过,他应当不会被本身的改革海潮给淹没吧?

“你这是何意?”

活着的人弄一幅肖像画轻易,毕竟还没死,找人画一幅就是了。但是汗青中的人物,人都走了一百多年了,你找谁画去?看不到真人,总不能看着空缺纸张,在那边嘀咕:一个丁老头,欠我俩鸡蛋,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然后就成了吧。

汗青人物的画像是极其贵重的,加上这个期间还不风行批量复制,也没有人胆量大到拿文天祥的画像去赢利,以是能从阿谁期间传播下来的画像,是极其贵重的。

说它贵重,一点都不为过。

确切是如此。

“呃……”

于文明、于彦昭傻眼了。

于文明瞪大眼,于彦昭站起来警戒着。

宁妃目光中流转着非常的灵动。

“这是夫君的预言吗?”

文天祥是一个独特的人,他在最危难的时候起兵抗元,在大厦将倾时,明知不成为而为之,如许的豪杰,恰是中汉文明的灵魂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