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技师 - 第555章 对答如流

第555章 对答如流[第1页/共3页]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此计大妙,李牧考虑得公然殷勤,朕想不出甚么疏漏之处,朕觉得可行。”

“好处就太多了,比方说,某地大灾,若在平常,需四周集结粮食,粮商会从中作梗,囤积居奇。而有了常平仓以后,朝廷则能够敏捷地集结粮食。又比方说,某地水涝,某位百姓的庄稼没了,常平仓可借给他粮食和种子,来年歉收偿还便可。并且有了官府定下的收卖价,粮贩在倒卖百姓的粮食的时候,也没法棍骗百姓了,因为常平仓给出了代价,若低于这个代价,百姓也不会卖。”

李世民叹道:“那也很多了。”

“甚么意义!”

李世民真的是第一次传闻这等事情,皱眉道:“此是常例么?七成?”

百官咀嚼着这句诗,有一些人兀骄傲不在乎,但有一些人则暴露了忸捏的神采,他们心知,李牧口中的朱门,说得就是他们这些人。

“等等!”魏征仍不甘心,道:“租田和承包田又是如何回事?为何承包田比租田的赋税多?”

“恩师把赋税定为所获一成,比拟动辄五成以上的租子要少很多。对百姓来讲,丰年,不值一提,灾年,也能够拿的出来,不会构成太大的压力。而魏公所体贴的,如何裁定的题目,因每一个处所的作物种类,产量分歧,皇产局会统计上一年本地产量的均数,取整作为下一年收税的考量,比方刚才说的长安城四周粟米亩产一百零三斤,则会认定一百斤为收税的标准,一成则是十斤,即一亩地收取十斤粟米为税。种谷收谷,种粟收粟,以多少论,而不以代价论。”

“这些恰是皇产局的事情,诸公请听此条目的附录。”长孙冲耐烦解释道:“所谓公粮,是相对税赋来讲的。税赋,即是地租。陛下牧养万民,已经赐与了每小我不需求缴税的口粮田,保障了每小我的口粮,那么再多出来的地步,天然要缴税,收成的一成,这已经是极低的地租了。我在恩师的授意下,曾亲率皇产局同僚,也就是我的同窗们,访问长安城四周的村庄,访问得知,官方耕户租地主的地耕作,每年要缴收成的五到七成作为租子。”

长孙冲点头道:“七成的地步,大部分都是一等良田,讨取七成,百姓也能勉强够糊口。均数来讲,长安城四周大抵是五成半,也就是收成的粮食,要交出去一半摆布。”

魏征皱眉打断道:“休要危言耸听,七成租子,如何能够?”

“陛下恕罪,臣知错了。”长孙冲不再看向魏征,持续道:“恩师的体例是,各地设置常平仓。常平仓的首要构成,一是收取本地的税赋,也就是刚才说的一成。再就是公粮,公粮不是强取豪夺。而是通过统算出大唐全境的粮食产量与代价,给出一个公道的收卖价。用这个收卖价,来买百姓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