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东厂督公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建奴突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建奴突袭[第1页/共3页]

何可纲想了想,说道,“没错,我们宁肯让建奴从江上渡河,也决不能让他们从桥上过。”

“天然是本将到了河西务,接过城防大印以后啊!”

河西务,素有“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开通了北京至杭州的水运通道,河西务因紧靠运河西岸而得名。元朝定都北京今后,军需官俸无不仰给江南,河西务便成了出入京都的水路咽喉,因此,历代朝廷在这里设置的钞关、驿站、武备等各种衙门曾多达十三个,最高官阶为正三品,足见地位之显要,明隆庆六年(1572),河西务始建砖城。不过,因为明末经费严峻,河西务始终能建成像通州、蓟州那样的坚城,它的城防,顶多只能算中小强度,打击这类城池对于后金来讲难度不大。

过桥以后,走了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河西务。

秦书淮带着人马强行军了一个多时候,然厥后到了一座拱桥前。京杭大运河上有很多如许的拱桥。河西务,顾名思义在运河西面,秦书淮从东面来,要达到河西务就必须过桥。

秦书淮道,“恐怕不止是岳托!建奴攻打香河底子毫无压力,以是他们大能够派更多马队先期过河,为雄师守桥!”

“启禀将军,外头有一女子求见,说是秦大人的朋友。”

而建奴过河有两种体例,一是征调划子,渡江而过。二是从高出两岸的运河拱桥而过。明朝期间,京杭大运河上已经建了很多拱桥。光是河西务四周三十余里内就有三座拱桥,不过都已经驻守了明军。

秦书淮、何可纲、王宁三人看着舆图会商了半个时候,成果观点非常分歧,那就是要守住河西务就必须在运河上做文章。建奴要攻河西务就必须过运河,如果不守运河,那么一旦建奴越河而过,凭河西务的城墙强度是挡不住建奴的攻城的。

楚韵说完就大袖一挥,翩但是去。

固然他们心底还是以为秦书淮有夸大的成分,但凭秦书淮之前揭示出来的手腕和杰出品德,他们感受这里头的水分应当不会太大。

河西务此时也已经全面戒严,不说入城的人要周通盘问,连城边上的客船、商船都要随时接管查抄。

究竟上,河西务最好的防备设施就是它东面的京杭大运河。后金从蓟州而过,在攻陷三河后,如果要打击河西务,就必须南下攻取香河,然后自东往西超出京杭大运河。

秦书淮当即奔往何可纲地点的城防衙门。

惊的是本来他们觉得袁督师大败,必定是因为秦书淮在横岭的伏击没起到甚么结果,没想到他竟然歼敌近万。喜的是如果秦书淮说的是真,那么建奴的主力现在不过一万出头罢了,这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何可纲细想了一下,顿时神采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