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173章 流亡海上

第173章 流亡海上[第1页/共4页]

“臣听闻鲁监国的一些行事,大气而又睿智,殿下可放心前去,皆是大明宗室,之前也都是为规复江山社稷罢了。”沈廷扬安抚。

从唐初武德年间,长江口涨出东西二沙开端,历经千年,方有明末时达到舟山大小,崇明岛上的治城,也是五迁六建。

两人都没提降清的事,一个土豪一个海贼,都不急着降清,崇明地理特别,他们更火急的想先夺下崇明的节制权。

顾容二人很等闲的就操纵城中的内应,半夜翻开了城门。

此时的崇明县城,是在永乐年间原东沙城被海潮冲涮坍塌后,在旧址北十里秦家符重修的新城,经历了二百余年,已经非常热烈。

喊杀四起。

城外港口船埠,顾容正跟黄五常秘会。

“高进忠能够先不管他,我们先处理荆本彻,到时高进忠还敢炸刺不成?”

义阳王来后,也加以皋牢仍授他总兵之职,仍统旧部。

为处理辽东粮饷运输题目,他上书小试海运疏,建议规复元朝初创的海上漕运,并家家属收藏的海运书、海运图进呈崇祯。

崇祯让他造海船试行,他乘二舟,载米数百石,十三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望日抵天津。守风者五日,行仅一旬。

崇明。

荆本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想要调集人马,都已经来不及,眼看顾黄二人部下不竭突入城中,荆本彻只好弃城不顾,接上义阳王朱朝墠便仓惶出逃。

现在一传闻崇明丧失,张士仪投降,张鹏翼被杀等动静后,立马就弃江北三城不顾,点了人马便跑。

商讨已定,几人也不敢再多逗留,因而船队先沿江出海,再南下绍兴。

义阳王在此被拥立监国后,更让这个长江口热烈不凡起来。

崇祯大喜,加封为户部郎中,前去登州与巡抚徐人龙卖力海运辽饷事件。畴昔都是辽饷用天津船赴登州,侯东南风转粮至天津,又侯西南风转至宁远。而沈廷扬直接从登州运往宁远,省时省力。

可因为这些两淮灾黎们都很连合凶暴,连地头蛇的黄五常都压不住,只能划出一块地盘给他们,两边互不相犯。

这高进忠也是出身两淮灾黎,在岛上仰仗着魁伟高大以及凶恶敢打,以是成了流民的头,在这里,他把岛上五千流民构造起来,自称团练总兵官,干起晒盐打渔乃至私运等买卖保持糊口。

荆本彻和义阳王兵败来投,沈廷扬也只能命令停止攻打靖江。

“张士仪真投鞑子了?”

他们的行动非常敏捷,固然荆本彻节制着县城,且有兵马三千,但崇明岛在明末时称为贼穴都不为过,这里最短长的时候曾是海贼们的大本营。

义阳王踌躇着问,“鲁王能容否?”

他具有大小六七十条船,一千多兵丁,六七百海员,家眷两千来人,统共确切有近五千,不过实在所谓兵丁也只是灾黎中的青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