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217章 良心不痛吗

第217章 良心不痛吗[第1页/共5页]

朱以海在堂上听着首辅宋之普报出的一项项数据,这是一众大臣们加班加夜赶点清算出来的最新地银和丁银的数字。

宋之普顶着黑眼圈,他之前就做过户部郎中,以是对这些赋税事件倒也谙练,“时候仓猝,用的还是万积年间的册籍数字,内里必定有很多不精确处所,比照实际田亩数更高,丁口也必定比万积年多・・・・・・”

朱以海直接拍了桌子,何腾蛟被顶在那边下不来台,本来是想说御营兵太多,军费太高,还拿关宁军来做比较,一年五百万军费也没起到甚么用。

“殿下,御营一镇一年的军饷就得二十多万两,这十镇就得二百多万两,但是另有军器粮草等开支大头,比当初关宁军的饷还厚,兵还多,崇祯朝大明仍全有天下,可集天下之力,扶养不起关宁军,现在以半壁江山,如何扶养御营十镇,京营二镇?还请殿下淘汰御营兵马,节流开支!”

根基上是以万历四十六年的册籍为根据,加上万积年间严州府的各项差役折银数字。

这么一算,严州统统的地银丁银拿来供军,都还差一大截,必须得要依托厘金、工商关税,乃至是军田官田的田租等来弥补。

“而我们呢?”

莫非说从戎的就值一个月一两?

这就是养军破钞的可骇之处。

朱以海摆了摆手,“那些都是小题目,先弄起一个大抵框架实施,今后再拾遗补缺渐渐修补便是。”

何况现在是要让兵士兵戈、冒死,面对的还是极强大的仇敌。

如果按全饷算,一个月都要两万七八千两银子,一年要二十五六万两银子的军饷,这还没算战马、挽马的粮草,兵士的炊事,以及军器衣甲这些购置和耗损。

“本年闰六月,地丁加闰,征银两千八百四十九两八钱,征米二百九十四石八斗・・・・”

“别的征上来的赋税,要按之前孤定下的起运和保存额分派,处所上保存的银子多了,那官吏恰当的进步点俸禄薪水,差役的工食银也按实际环境呼应的涨一些,要让大师能养家糊口,而不是饿着肚子当差,乃至倒贴。

马从宣大或河西买,起码十五两,战损率还高,每年要折银四两摆布。

厘金、工商税等都不是直接对百姓征税,是向那些工贸易征收的税,固然说终究能够商家也会把这税的本钱,加到商品代价中,转嫁到百姓头上,但起码比起丁银、田赋如许的税要好的多。

以是哪怕最低的步兵一年也有二十四两银子摆布,马队有二十八两了,仆人更是三十两。

而朱以海的御营十镇,包含京营二镇,每镇要有五千战兵一千八辅兵,军饷最低的辅兵都是一天一钱银子起,一年就起码三十六两了,比本来关宁马队乃至是比仆人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