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海上升明帝 - 第442章 本事

第442章 本事[第1页/共5页]

朱以海也不由的赞叹,“就冲他当九年县令一年知府,就能捞二十万,确切很有本领。”

他被一起带到了陈潜夫面前,

他在山东又做了几年,然后又调回了蓬莱,虽说官职一向没升,但杜凤和也只想着捞钱,别的的不管了。

杜凤和通过店主的干系,借来了京债,还顺利把银子送出去,然后还插了个队,勉强搭上了那班采选的缺,最后顺利获得了一个知县的断。

他乃至说本身在登州府也一向在推行皇上的新政,就盼着朝廷能够早点打回登州了。

三年一次的进士测验,杜凤和连考了三次,三次都名落孙山,转眼就四十了,幸亏自从考落第人,便有人主动投献,名下多了寄名的地盘、人丁等,固然这里有猫腻,但自已有优免特权,别人寄名,也是得给他交商定俗成的赋税的,乃至打官司、科举保举等等,这举人头衔也很好用,也都是有不错的进项, 日子还算好。

几天后。

谷繺

“此人很见机,一向说要尽忠圣上,尽忠朝廷呢。”

归正当年的京债早还清不说,现在还攒下了十万两银子。

杜凤和在俘虏营里又吃了三天稀饭,饿的胃都泛酸水了。

他在登州也大力推行这些新政,每搞一个新政,就能捞到很多银子,他本身捞,上面人跟着分,又给下属送,大师都很对劲。

最后授了一个偏僻地的知县。

杜凤和也晓得使银子,但他没银子,在北京流落十年,勉强糊口,还得给故乡寄点银子扶养妻儿。

北京吏部,侯选的会试落榜举人无数,有些人乃至等了二十年都没侯到实缺,杜凤和那年也没侯上,又不甘心就此回家,因而在京做了北漂,他找同亲帮手,谋到个赢利的差事,成为北京一名勋贵家管事的师爷,写写信理理账乃至教教他的孩子,让他在北京这个天下首善之地也落下脚来。

终究又听到唤他。

并且这一次他很聪明,本身捞肥了,也各方都办理到了,但还是很识相的主动要求调任,免的一向占着这位置让人眼红妒忌。

回到蓬莱又当了两年,本来他都心生退意,成果先是顺军入山东,接着清军又至,因捞的银子产业太多,一时没跑赢,被迫留下来持续当县令,然后没多久,还被清军赏识,说他放心有方,征税有力,升他为登州知府。

杜凤和呼吸短促,那是他的银子啊,为官数任,积累多年。

陈潜夫望着杜凤和那谨慎谨慎的背影,摇了点头,然后叫来了几名官吏,安排他们临时去登州府衙帮手杜凤和做事。

杜凤和愣住,不敢置信。

“哈哈哈,看来此人最重银子了,爱财。不过,也是人之常情,此人不过是最浅显的一个底层小官罢了,二十年寒窗,十年侯选,十年宦海,早随波逐流老滑油滑了,谈甚么忠义抱负这些,强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