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大丈夫 - 第106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第106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1页/共4页]

不自发地瞥了杨修一眼,道:“我记得,你父亲现在的官职仿佛是五官中郎将吧?能不能让他帮给调一调呢?这么些年我与那皇甫嵩固然一向都是同僚,但这个干系,却也实在是说不上有多靠近。”

“哈,皇甫嵩当上中郎将了?哪其中郎将?”

“这……教员您已经是乡侯了,位高权重而又年青,再加上您的脾气,也确切更桀骜了一些,比拟之下,如果关西派只能选一人,皇甫嵩,确切是比教员更合适一些,毕竟职位上你为北地都尉,皇甫嵩为北地太守,如果让他这个太守听您的,是否也太分歧适了呢?”

成果他竟然让杨赐在担负尚书令的同时担负廷尉,廷尉是九卿啊!并且还具有必然的法律权,办理刑事案件,朝廷律法的。

“要您领本部兵马,并匈奴、鲜卑、杂胡,从北地南下,入司隶,随……随中郎将皇甫嵩一同作战。”

“第一,给朝廷上书,就说我麾下多是外族胡虏,我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也管束不住,他们不肯听我号令,请朝廷正式封我为匈奴中郎将。”

“哈,哈哈。”秦宜禄一听竟然还是跟汗青上一模一样,倒是情不自禁地仰天嘲笑了几声,不屑地摇了点头。

秦宜禄也没有难堪杨修的意义,先是让他起来,然后倒是又招了招手道:“文远,你来,我考一考你。”

“这……临时……临时就只能想获得这么多。”

“这……旨意上没说。”

秦宜禄闻谈笑着道:“当今天下局势,在我看来,应有明暗两件大事,明面上看,天然便是黄巾的三十六方渠帅叛逆造反,与朝廷的各地两千石平叛,以及这朝廷的三路雄师了,但是真正摆布这天下格式的,却毕竟还是这条暗线。”

秦宜禄听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道:“另有么?”

文远天然便是张辽了,三年前这张辽跟秦宜禄的时候十四,现在一晃眼,也快十八了,考虑到接下来另有仗要打,干脆就自作主张让他谎报了一下年龄,十七变十八,给他取了个表字,图费事儿,也就让他还是叫了文远了。

杨修闻言,只得是苦笑不已,倒是干脆一句话都不说,干脆叩首请罪了。

要晓得尚书令乃是三独坐之首,乃是毫无疑问全部大汉帝国最有实权的官职,本来为了制衡,刘秀当初在做轨制设想的时候就将其特地设置成了六百石小吏,换言之就是和刺史一样,权重而位不高,就是为了不让这类权重之人培植翅膀。

“那教员是筹算……”

“回甚么避啊,我又不是当子骂父,我对两位杨公,那还是很尊敬的。修儿,你也一并说说么,你说朝廷是如何想的,你父亲和祖父又是如何想的?”

“这……确切是有些……无从推断。”

“哦~,那我呢?”

“君侯,朝中的军略已经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