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大丈夫 - 第30章 这么巧的么?

第30章 这么巧的么?[第1页/共3页]

时维玄月,序属三秋。

想来想去,秦宜禄干脆决定带领大师从北地郡又南下了,筹算在安宁郡待一待,找找活路,因为张奂最早是在安宁都城尉的位置上起家的,他的旧部在安宁郡的人最多,他本人的威德在安宁郡是极其好使的,乃至董卓的名声在安宁郡说不定也好使。

要不……去见他一面,找他唠唠?

要晓得张奂这小我平羌的战略和段颎是截然相反的,段颎平羌一向讲究个杀字,能宰的都给宰了,所过之处必须鸡犬不留,而张奂则一向主张的是抚,能不杀就尽量不杀,要以德服人。

他妈的撞上了。

本来凉州人长年兵戈就不擅搞经学,人还少,人家三个郡的人才加一块一年出三十个孝廉还互结姻亲,你一个大州十三个郡国,加一块一年也就四个半的孝廉名额,并且凉州地广人稀,民风差异极大抱团都吃力。

以是,秦宜禄就带着四千多人的乡亲们来到了安宁郡的三水地区,这里和先零羌的聚居地不远,四周另有个大盐矿,大盐矿么,都是属于少府的,秦宜禄猜想着这个盐矿的办理者是不是能够也和楼烦的盐矿一样也跟寺人有点干系,那样的话他就有借口把人杀了把矿给占上,如许他们的四千多人也能有一条活路。

这么巧的么?

一行四千余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车子上载着财贿,地上赶着羊马,冷静的再一次踏上了苍茫的前路,只是这一次,倒是连秦宜禄也不太清楚他们要走向何方了。

段颎就不消说了,他敢去投段颎的人,立即就会被正法,这些人不主动带兵来打他,狠狠扇那些党人一个大嘴巴子就谢天谢地了。

就是这董卓吧,啧,如何说呢,这不是转投了汝南袁氏和那些党人搞一块去了么,张奂留给他的那点政治资本中的很大一部分不也让他带并州去了么,整的关西将门对董卓还挺不满的,这点政治权势在凉州地区也不敷大啊。

皇甫规的声望被皇甫嵩给担当了,他们既然不肯服从皇甫嵩的安排,找别人天然也就没啥意义了。

天然,就被党人架空了,官也就做不大,朝中没有凉州人,可凉州还年年兵戈,一向让一群外埠人来管凉州的事儿,一碰到羌乱第一反应就是跑,羌乱一闹的大了朝廷的第一反应就是干脆放弃凉州就算了,呼应的题目天然也就接踵而至了。

能去哪,投奔谁去呢?

这么巧,本身是董卓的人,董卓是张奂的人,安宁郡和北地郡还挨着,嗯,靠谱。

那张奂是敦煌人,以是出身于敦煌豪族的盖勋,对他也确切是没得说。

还真别说,董卓就是张奂的旧部,从这个角度往下捋,秦宜禄和他们还真是本身人。

就是一个郡,人丁越多,每年能举的孝廉也就越多,颍川、汝南、南阳,这三小我口数量最多的郡,每年能够别离保举孝廉7人、10人、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