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黄金耳 - 第374章 万里挑一

第374章 万里挑一[第1页/共3页]

老戴看着吴天缘吃惊模样,对劲道:“湖笔工艺取材松散,选料邃密。笔之所贵在于毫,对笔料毛的产地、汇集季候及部位均有严格要求。比如山羊毛、山兔毛选自太湖流域地区,此中山羊毛汇集地,最北面的要到江苏南通一带。”

“择笔普通要颠末注面、挑削、择抹等工序。择抹是把笔头捻和成形的工序,行话叫“择三分,抹七分”。羊毫笔头要求的“光”和“白”,就是靠手抹的技能来表现。是以,择笔工种的学徒起首要苦练根基功,待手势精确,方可练习实际操纵。笔头的“圆”和“塌”,也全凭择笔工手感停止修整。”

“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而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的特性是光彩黑亮,有光芒。松墨的特性是色乌,无光芒。中国画普通多用油烟,只要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但在表示某些无光芒物如墨胡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

“中国画的墨,普通是加工制成的墨锭,我们在挑选墨锭时,就要看它的墨色。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玄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红色的为最劣。”

“羊毫水盆既要剔除断毛、杂毛,又要将锋颖是非不一的毛理开,以达到“肩架齐,黑子明”。水盆工序中另有一个将毛脱脂的过程,一是用石灰水将笔毛根部脱脂,而笔毛锋尖的脱脂,则要用较长光阴的日晒夜露法。此法不但不会因剧变而毁伤锋颖,相反,还会使毛色也更加白嫩。笔工俗称为“人越晒越黑,羊毛越晒越白”,这也是湖笔工艺的独到之处。”

“中国最早记录,五代造墨名匠奚廷珪,南唐赐姓李,遂称李廷珪。其墨每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屑一两、冰片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固如石,能在水中三年不坏。后代有龙纹墨,剑脊双龙圆墨,蟠龙弹丸墨等,均称名墨,但以李廷珪松烟为最闻名。”

“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除本地外,还要到东北汇集。笔管料除青梗竹管从本地安吉山区汇集外,其他竹质笔管,则要去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一带,采办湘妃竹类,因为这些湘妃竹有天然斑纹,并且矗立端直。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笔管,均须在夏季汇集,称为“三冬”。”

“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表现湖笔工艺的奇特气势,湖笔是以又称“湖颖”。颖是指笔头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对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齐,黑子明”。“肩架齐”指笔头透亮部分的下端边界清楚而平齐,意味着每一根笔毛的“黑子”部分要是非齐截。”

制作墨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制墨的烟炱,能够决定墨最后的品格凹凸。顶烟,也叫“上烟”或“头烟”。不管松烟、油烟、漆烟,都是用窑烧成的。烟炱间隔火最远,在窑的四边或顶上的叫“顶烟”,属上品,是最好的醇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