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攻略 - 第257章 坚辞

第257章 坚辞[第2页/共3页]

崔可茵道:“大伯父放心,王爷并没有不睬朝政,更不会决意回晋城。”

崔振翊让人放到车上,小声对崔可茵道:“若王爷摆荡了,你得劝着点儿。”

奏折的内容很快传了出来,群臣哗然。一个家奴奉侍仆人不是应当的么?如何能以江山为回报?唐天正再次坐不住了,来找崔振翊商讨。

“甚么意义?”至安帝仰脖一口喝干了盅里的酒,瞪眼问道。

周恒起家行礼,道:“大伯父言重了。周家的江山,自当由姓周的人掌管,现在皇兄执掌朝政,我等从旁帮手。是应有之义。”

周恒不说话,只朝崔可茵笑了笑。

沈明珠倒是快言快语,看了摊在炕几上的奏折一眼,道:“依臣妾看,只怕晋王另有一层意义。”

几人顿时明白周恒的意义,紧绷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端着的肩膀也塌了,道:“如此,我等就放心了。这就归去啦。”

沈明珠道:“晋王是说,有王哲就没有他,有他就没有王哲吧?要不然为何挂冠求去不保举朝中大臣,而是保举王哲一个阉奴?莫非朝中没有人才,还是说没有忠心耿耿,可当托负的良臣?”

至安帝一惊,握酒盅的手抖了一下,道:“说下去。”

也为了摸索至安帝。当然,臣子测度君王,这个不便利说,免得传出去,落人话柄。

周恒拆开密封的奏折,上面至安帝用朱笔批了两个字:“不准。”

这就是敲定墙角了。

红薯是两个月前从地里刨出来的。当时老丰送到晋王府时,崔可茵送了一些去杏林胡同。张老夫人尝了很喜好。

崔可茵道:“大佳朝江山,如何能落在一个宦官手中?王爷此举,不过为了避嫌。”

纸条上廖廖数字,说的是至安帝有冷淡王哲之意,借端把他的干儿王贤遣去为先帝守陵。再挑一批内侍在勤政殿奉侍。(未完待续。)

周恒并不挽留,起家相送。崔可茵送到门口。让人筹办些田庄所出的红薯,交给崔振翊,道:“送给祖母的,劳烦大伯父带归去。”

崔振翊本来结合几位有志一同的同僚,也是厚交老友,筹办向至安帝陈情。他们也在郭寿宁首倡的奏折上签了名的。但是周恒派人告诉崔振翊,要极力图光他,而不是保他。这让他们想不通。争光他,表态巴不得他走,至安帝还如何会挽留他呢?万一至安帝听众百官,让周恒回晋城就蕃,朝政如何办?

或者见周恒去意已决,至安帝决定放他归去?

沈明珠见他难堪,道:“这个轻易,让臣妾的侍女去探听就是了。”

得了崔可茵的包管,几人都心对劲足上车了。

奏折上了两天没有动静,崔可茵略有些不安,道:“不会是皇上意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