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倾城略 - 第五十章 孟大家

第五十章 孟大家[第1页/共4页]

“哥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李嘉责重视到他的神采,谨慎翼翼的问道。他实在不晓得本身方才那句话那里惹得他不欢畅了。

先帝闻言赞叹:“卿真乃天下第一奇才女是也!”念她功劳不肯勉强,便赐了她千亩良田黄金千两,外加一处皇城宅邸上百下人仆妇就放她去了。

司徒凝冰没有说话盯着她瞧了半晌才淡淡道:“辛苦嬷嬷了,这般安排很好。”最后两个字说得慢条斯理,听在齐嬷嬷耳里如何都有种讽刺的感受。

王氏出身王谢自有一股傲气,金银珠宝庄园田产她是瞧不上的,也不屑去占,可孟大师是谁?光是天下第一奇才女这个名头就够奇怪了,可更奇怪的是她这名头的出处,不是那些个附庸风雅的文人清客吹嘘的,而是御封的,是她靠着几篇惊世文章,一番动地伟业挣来的。

本来,这位整肃朝野重振朝纲的肱骨之臣竟然是当年那被休下堂踪迹全无的孟蜜斯!先帝诧异之余心生佩服,亲身下旨赦免了孟大师的欺君之罪,追封其父为忠国公,并欲为孟大师赐婚另择夫君再册一品护国夫人之衔。孟大师拒辞不受,只道:“臣幼承庭训,闺帏大抵清楚清楚,自来节女不嫁二夫,即使所托非人,也不肯因他污了清名。陛下仁德恕臣极刑,臣家冤已雪,父志得申不敢再奢想荣封,只求束发而冠,从今今后海阔天空遨游天下度此余生,伏祈陛下成全。”

幸亏李嘉懿接下来讲的话层次清楚,神采也没有再呈现非常,李嘉责才悄悄松了口气。

齐嬷嬷老脸红了红,也不敢接话只能难堪的陪着笑容。

本来孟大师已经出阁,即使被休也是孟大人开罪以后的事情不该遭到连累,但当时刑部为了奉迎把持朝政的杨相,还是发下了海捕文书要将孟大师缉捕归案,可惜各州府衙门忙活了好一阵子都没找到孟大师的踪迹。待到孟氏满门秋后问斩,各府官员也垂垂不将追捕逃犯的事情放在心上了,毕竟一介弱质女流孤身逃亡在外就是不死也好不到那里去。

自此以后这位奇才女名满天下,世人无不恭敬,又因为她束发不嫁世人便尊称她为孟大师。闺阁女子常常谈起这位孟大师皆神驰不已,就连先太后也曾言道:“为女子若此,平生何求!”

“你新进门的这位嫂子也是个记仇的,松涛院那边忍了这口气倒也罢了,如果想乘机抨击就等着被司徒家连根拔了罢。我们甚么都不消做只等着瞧张氏母子自寻死路便可。”李嘉懿说话自来平平中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叫人不由自主的佩服。王氏与李嘉责又深知他自来算无遗策,对他说的话从未有过质疑。

一年以后金殿殿试,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漂亮少年元浩以一篇惊才绝艳的策论震惊朝野拔得头筹,先帝御赐头名状元,以后拜入杨相门下。做了一年翰林学士后,因为杨相保举及先帝的赏识官至御史中丞,厥后又因国库空虚朝政腐败先帝成心整肃吏治,便想遴派一个梭巡使代天巡狩。杨相虽把持朝政却也做不到一手遮天的境地,朝中还是有很多政敌的,深怕政敌做了梭巡使汇集到本身贪污舞弊买官卖官的罪证在先帝面前参他一本,因而力挺对劲弟子元浩出任梭巡使。原觉得万无一失,却不料一年以后元浩回朝,冒死上书痛陈杨相罪行,先帝震惊过后命三司查对太子监察,忙活了两三个月以后元浩所奏桩桩件件俱查有实据包含当年孟氏一门的冤案也被翻了出来,先帝大怒命令将杨相满门抄斩其翅膀虎伥一一论罪。同年,元浩擢升吏部侍郎,在任三年提拔了一批廉洁能臣,自此朝堂气象一新朝纲得振。先帝嘉其功绩成心让他入阁为相,岂知元浩连夜上书伏祈先帝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