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娶个鬼妹子当老婆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崂山之约

第二百九十二章 崂山之约[第2页/共4页]

他这话一出口,我便放心下来,既然是七十二福地中的一脉,明天多数不会是来找费事的。

出于风海军的本能,一起上,我四周留意着周边风水,可看了半天只能看出个大抵,并且感受四周像是有甚么禁制普通,风水气味远较他处恍惚的多。

下了山,我们并没有焦急赶往黄海,而是筹办回到涿鹿县城休整一晚再持续赶路。可此时已经入夜,本来人际罕至的山中哪另有过路的车辆,最后实在别无他法回到了山中的塔儿村,找了家农户姑息了一晚。

再说太清宫,位于巨峰上面的老君峰上,在崂山玄门古刹中,是汗青最久、占地最好,范围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的古刹。三面环山,一面对海,风景娟秀,《太清宫志》记录:西汉建元元年,由江西瑞州府张廉夫所初创,张博学才茂,仕至上大夫,因碍权贵,弃职入道,精研玄学,不涉世俗,后入终南山得师传道,厥后邀游天涯,来崂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为“三官庙”。癸卯年又筑古刹供奉三清神象,改名为“太清宫”,始元二年委弟子刘方清等持续庙事,自回江西潜居三元宫。今后屡来崂山,云游东海诸名胜。以是崂山在七十二福地中以太清定名。

此次东海之行,我只为夔牛而来,寻访流波山,本不欲多事,更何况我对这些牛鼻子道人一贯无甚好感,但听了他最后这句话,内心倒是微微一动。

遵循柳如絮的设法,我们接下来应当摸索下四周的地形,最好是能够找到青岛的处所志,看是否查到关于上古传说中的流波山的质料。青岛在新石器期间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首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明、龙山文明和岳石文明。或许我们能从这方面动手。

他这么一解释倒是让我恍然,想起当初在王屋山的时候,那边也设有禁制,为的就是不让外人发明阿谁处所,更能保得王屋洞天千年传承。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分开了塔儿村,在山下拦下了一辆车便仓促忙忙的赶往县城。涿鹿县位于河北的张家口市,而离张家口比来的黄海港口都会便是青岛了。虽说两地间隔不是很远,可费事的是祭奠恶灵身上没有证件,底子不能乘坐大众交通,思来想去最后只好打车前去青岛。

崂山古称劳山,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又是七十二福地中的太清福地。

我们旅店位于城南区,到崂山风景区并不算太远,约莫一小时便到了处所。此时虽谈不上是特别节日,但崂山风景区的门前还是停下了大大小小的车辆,来往的旅客也浩繁,看来近些年来崂山的生长的确是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