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小霸王 - 第1379章 敢做不敢认

第1379章 敢做不敢认[第1页/共3页]

孙策伸手将案上的书拿了过来,看了一眼,本来是《盐铁论考释》,细心再看,书的天头地脚写了很多朱砂字,应当是黄琬看书的批语。黄琬的书法很大气,方刚正正,自含奇崛之气,有些礼器碑的味道,不像蔡邕的书法那么圆。

黄琬垂下了眼皮,一声不发。他当然看过李儒的文章,他也晓得了孙策的企图。李儒以董卓旧部的身份写文章揭穿党人的所作所为,为了制止被人抓住把柄,有些事是不能讲的,因为他拿不出过硬的证据。黄琬分歧,他是党人的首要成员,党人所做的事,他参与了大半,如果他像李儒写《己巳之乱亲历记》一样写文章,结果绝非李儒可比。党人不信赖李儒,却不会不信赖他,袁绍想狡赖都难。

黄琬面色连变,忍不住嘲笑道:“早就传闻孙将军好戏言,公然名不虚传。”

黄琬神采红一阵白一阵,他抬起手,按着心口,喘了两口粗气。“如果我说的是肺腑之言呢?”

孙策顿了顿,又道:“江夏黄家也是大族,你大父官至太尉,你又官至太尉,弟子故吏无数,少不得有人会保护你们,留下一两个先人。不过他们不会再以江夏黄氏先人自居,应当会改个姓甚么的。黄能改成甚么呢,斩头去尾,姓由,要不姓田也行?”说着,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没有一个政治实际是完美的,苛求儒家并不能处理任何题目。用辨证的目光来看,跟着出产力,出产干系也必定要跟着窜改,不然就会成为停滞出产力生长的要素。但是儒家有一点很致命:复古,甚么都是畴昔最好,甚么都是贤人说得有理,就算是变法也要托古改制。

见黄琬不说话,孙策暗自发笑,主动开口,换了一个话题。“黄公,刚才你说的击败我以后,要用我的力量进犯袁绍,是粉饰之辞,还是肺腑之言?”

当然,这也不是儒家才有的弊端,黄老、法家一样有其没法降服的短板,比拟之下还是儒家好一点,保持稳定的时候更长一些。两千年的王朝更替,各家轮番退场,最后还是儒家对峙得最久恰是出于这个启事。儒家不是最好的,倒是最不坏的。比拟之下,黄老道家、法家都对峙不了太久。秦用法家,二世而亡。汉初用黄老,五六十年就难觉得继,最后只能看着儒家闪亮退场。

黄琬目光微闪,垂下眼皮,将孙策放歪的书摆正。孙策看得出黄琬的表情有些冲突,没法答复他的题目。以黄琬世家名流的身份而言,他当然是支撑贤能文学,反对与民争利。但是以他从政多年的经历而言,他又很清楚,反对与民争利的成果就是世家、豪强的坐大,而这恰是本朝百余年都没能处理的痼疾。

“黄公应当看过李儒的文章吧?”

孙策笑了,向后退了一步,坐在雕栏上,抱着双臂,翘着二郎腿。“如果是肺腑之言,黄公或许有机遇将功折罪,就看你有没如许的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