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三教九流 - 一五四 清虚悟道(中)

一五四 清虚悟道(中)[第1页/共4页]

不经历存亡,在存亡之际体悟一番那种死去活来的感受,如何去安然面对?如何去看淡超脱?

玄门典范《黄庭经》云:存亡之间有大可骇,生于心,显于身。

“顾师姐,我就说嘛,我们武当派的太极诀实是古往今来,修真界第一等的功法,未及交兵,便已先立于不败之地,云山派的那小羽士现在可讨不得好处了。”

猛虎固然凶悍无俦,何如有自投坎阱之虞。两人每过得一招,清虚便借得一招力量,几招下来,太极中的阴阳之力愈发的充分,是以清虚的太极并不难缚住李易的猛兽。便是这猛兽,在清虚的太极坎阱中,亦是愈挣扎,愈无助,坎阱如丝,越扯越紧。

模糊间,清虚感觉本身就如同祖师爷张三丰普通,匹马只剑,走遍天涯,天大地大尽可去得。

清虚头顶有太极,身下有祥云,亦朦亦胧,亦虚亦幻,清虚低眉垂目身处此中,与之融为一体,飘飘然几欲乘风归去,自有一番仙风道骨。

不一会儿,在清虚的身前是一个吵嘴相间的太极大圆,而在李易身前,则是数也数不清的金色小圆。一者简朴了然,一者纷庞杂杂,同是六合至理,表示的情势却截然分歧。

太极诀需求混元(圆)为一,阴符七术需求转圆(元)为一。由此可见,人间大法,修炼到了高深之处,此中自有相通之处。

但是,说归说,做起来又岂能如此简朴?存亡玄关如果那么好冲破,古往今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修真者饮恨而归了。

太上老君《品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清虚需收,李易便化,与之针锋相对。

清虚一身修为早已至玄胎境谷神界顶峰,合道边沿,现在正处冲破存亡玄关的紧急关头,清虚先前得李易一句话指导,迷途中得以顿悟,欲在比试中合道,现在早已经进入浑然忘我的表情,清虚直面的,唯有本身“本心”罢了。

猛虎遇风而长,几如巍巍高山,大网亦是随之生长,竟做无边无边,无所不在之感。

武当派世人尽皆喝采,但是掌门闲云道长与长老映月师太倒是面无忧色,继而眉头微微发皱,两人历经世事,道行高深,自一眼便能将清虚看破。

“……转化者,以是观战略;接物者,以是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跟着猛虎的被缚消逝,李易但觉一股澎湃大力蓦地袭来,临诸于身,清虚先前太极所借之力,现在全数打了过来。

模糊间闻声台下观战的师兄弟们的喝采声,清虚但觉心潮涌动……这……贫道就要这般的冲破存亡玄关了么?

如此,我们才算超越了那条鸿沟,以大聪明超出大可骇。

龙随云,虎生风。猛虎畴昔,暴风大气,铺天盖地的刮向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