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37章 子仲兄,对不住了

第37章 子仲兄,对不住了[第1页/共3页]

糜竺闻言,也只好放弃。

刘备心中一喜,算算日子也差未几了,就主动问道:“但是子瑜那边有了准信?”

这很公道,恰是诸葛瑾逆天改命的胡蝶效应。

只能说汉朝的帆海还太不发财、风险太大。固然内河水运很便宜,可一旦跟大海沾边,本钱就蓦地上升。

糜竺内心顿时五味陈杂,成绩感暴跌。既为刘备度过绝境而欢畅,又为本身没能立下首功而懊丧。

就比如此次去王朗那儿,弄返来两万多石白米。乱世米价本来就比战役期间贵了数倍,但海运的运费,却比米价还贵。

固然不如诸葛瑾的动静那么可喜,但毕竟也是功德,刘备调剂了一下情感,立即亲身去城外邗沟船埠驱逐。

……

而将士们家眷被困,今后必定还会有士卒逃散……愚觉得,当下安定军心的首要之务,便是寻访广陵官方、未婚孤寡之女,让将士们重新立室,以结其心。

并且我军将领如果另行娶纳、也可示吕布以无所谓,说不定将来再赎回家眷时,吕布开价也会低些,不至于奇货可居……”

本来的汗青上,刘备此次全军淹没后、足足花了糜竺一亿多钱才重修军队。

贩子最讲究稀缺性,老婆孩子握在别人手上时,要希冀这个软肋贬值,最好的体例就是别的再找些老婆、造些孩子。

得知本身的尽力还是帮上了忙,糜竺总算好受些,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跟王朗的联络事件、睦邻友爱。

按诸葛瑾的打算,交还刘备军初级将领的家眷,只是构和的第一个首要前提。

汗青上刘备是在全军崩溃、家眷丧失、转军海西县后,糜竺才提出上述建议。

糜竺感觉本身返来的已经很快了,本来说好预期一个半月,慢的话两个月。

捞人毕竟是个大情面,当然要亲身做了。

“既如此,且安排车马,由我护送一众文武家眷先回淮阴,再快马告诉云长筹办策应。

……

刘备心中一喜,已有预感,双手颤抖着抽出此中丝绢扫视。

刘备当然不想拂了糜竺的热诚,但他感觉现在有子瑜脱手,要回家眷的胜利率应当很高。

后续另有些“互惠互利”的贸易细节,以及浅显兵士家眷的措置、许耽等人的死硬残部的措置,估计还能谈个几天,详细交割则会持续更久。

两人刚走出中门、行至外院,便见一侍从小跑着冲出去,手上握着个传信竹筒,看到刘备便躬身呈上。

刘备这才想起,糜竺从上个月初,就出海南下、去王朗处筹办军需,现在终究满载而归回到广陵了么。

刘备亲身驱逐,看到糜竺眼中的利诱不解,就直截了当奉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