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枢纽:3000年的中国 - 后记

后记[第1页/共2页]

发挥

2017年3月3日

最后,还要感激本书的策划人范新先生。他在我几年火线才颁发明天看来已显陋劣的《东北观天下》一文时,便存眷到了我的相干思虑,并向我商定,将来若能成书,他情愿帮手出版。而后的数年中我们也持续着关于此书之构思的交换。现在,拙著终究面世了,此中也有着范新兄的一份心血。

笔者要感激所供职的交际学院。黉舍的带领和同事们给了我非常宽松的环境,让我不必去操心甚么职场政治,而能够静下心来完成如许一本著作。走笔至此,想起2014年,笔者曾在与老带领朱立群传授一起出差的时候,与她谈起我正在做的这个研讨,她对此非常支撑,并常常与我交换新的停顿。现在,书卷方成,斯人已去,唯愿此书不会令朱立群传授绝望,能告慰她在天之灵。

笔者还要感激很多常常与我停止各种学术切磋的师长以及朋友,笔者从他们那边受惠极丰,但人数实在太多,恕没法一一列举,想来各位师长及朋友也会晤谅。

笔者要感激周志兴先生和他的《带领者》杂志。我的思虑能够构成这本书,其最后的雏形是两篇对话体的文章《东北观天下》和《西北望长安》,周志兴先生不以其为浅薄,慨然应允颁发在《带领者》,激起了笔者停止后续的写作。笔者也要感激《文明纵横》杂志,我有很多相干的思虑也曾经以简漫笔章的情势颁发于此,引发过一些朋友的会商,刺激我停止进一步的完美。笔者还要感激老友盛立刚先生,他作为一名佛教徒的宽忍与当真,常常让我自愧不如,在笔者忙得不成开交之际,也正忙于照顾重生宝宝的立刚兄慨然承诺帮忙笔者清算本书长长的参考文献目次,令笔者非常感激。

有了第一次集会的胜利尝试,以后我们便以每个季度一次深度学术集会的频度,停止持续的共同会商与研讨,期间连续又有新的青年学术同人插手,大师相互砥砺,至今已八年不足。这八年多来我们的研讨服从集合表现在《大观》辑刊上(这也是“大观”学术小组的称呼由来),也散见在其他各种刊物与媒体上。我们从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解缆,逐步摸索到了解作为一个“天下汗青民族”的中国的思惟框架,将其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中国因插手天下次序而崛起,天下次序将因中国这个超大范围国度的插手而被重新定义,而中国也将在此过程的精力自发中被反向地重新定义。此一中国与天下互构、重塑的汗青过程,便是中国对其天下汗青民族运气的实际。感激“大观”学术小组的同人们,让我能够在八年的思虑后写下这段话,他们是:于向东、严搏非、刘苏里、高全喜、刘擎、邱立波、李永晶、王利、谈火生、李筠、泮伟江、吴征宇、昝涛、翟志勇、周林刚、谢怀筑、林国华、张笑宇、许小亮(以插手“大观”小组的时候前后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