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玄幻奇幻 - 太平客栈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与和谈

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与和谈[第1页/共4页]

秦清决计除青鸾卫等几个特别卫以是外,拔除大部分卫所轨制,新建的海军实施募兵制,因为三大海军并不范围于一州之地,而是高出数州,故而其主将也并非浅显总兵官,仿照京营,设提督军务总兵官,高出浅显总兵一级。

此次构和,道门答应儒门保存四大书院,可三大学宫却要废黜两座,只能保存一座,以此作为对儒门的惩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司空道玄终究同意让出万象学宫,废黜天心学宫,保存汗青最为长远的社稷学宫。

至于青鸾卫,从青鸾卫都督府降为青鸾卫。

遵循卫所轨制,分为都、卫、所三级。都批示使司简称都司,最高长官为“都批示使”,正二品,附属于隶五军都督府。都批示使司上面设卫,长官为“卫批示使”,卫上面是所。天子亲军上二十二卫,称“亲军批示使司”,不隶五军都督府。

在承平宗的帮部下,秦襄于七月尾攻占了芦州全境,楚州成为一处孤地,各府县纷繁请降,几近是不战而下。在此过程中,沈元重、许飞白等人戴罪建功,秦襄上奏朝廷以后,任命沈元重为芦州巡抚,任命许飞白为楚州布政使。

大魏的初期军制是批示使镇守处所,总兵官是为临时职务,是雄师出征时的最高统帅。待到厥后,卫所轨制开端崩溃,总兵官成为处所驻守最高武官,代替了批示使的职能。严格来讲,两边相互并不统属,故而要由更高的总督来居中调和批示。

宁忆当年也曾是万象学宫的弟子,可现在却成了道门之人,反过甚来改建万象学宫为万象道宫,不得不说造化弄人。不过李玄都此举并非用心使宁忆尴尬,他筹算将将来的万象道宫生长成为一处近似于太学的肄业之地,调集各路名师在此传道受业,不按期请部分真人、大真人在此讲学,凡道门弟子,皆可来此学习,由宁忆出任第一任宫主。

秦清决定拔除勋官和散阶轨制,只保存爵位轨制。爵位自天子以下,分为七等:亲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非论表里,不得世袭罔替,顺次递加,直至庶人。

大魏夙来有职官、勋官、散官之分,职官就是真正把握实权的官职,比如六部九卿、处所督抚等等,散官又称散阶,没有权柄,只是个空名,享有对应品级的报酬。

和谈以后,在上官莞的批示下,以阴阳宗、皂阁宗、真传宗为主的道门权势,大肆进入中州,秦中总督王檀接受不住道门的庞大压力,在落空最后的庇护后,主动请降。

这是官职上的窜改,除此以外,秦清也尽能够地精简勋官、散官、爵位。

此事由宁忆全权卖力,陆时盈帮手。

在总兵官众多且成为常设官职以后,如果雄师出征,最高将领挂大将军印,被尊称为大将军,大将军便如初期的总兵官普通,并不常设,是为临时官职,战事结束便要上缴大将军印。大将军权力极大,能够统辖战区内全数军政大权,节制战区内的总督、巡抚,故而秦襄挂大将军印出征时,总督之尊的秦道方也要以秦襄的定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