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唐谜 - 第115章

第115章[第1页/共5页]

穿过皇城途中,沈绥等人刚好路过御史台四周,撞见有一名灰袍小吏正挎着鼓鼓囊囊的背囊仓促劈面行来。沈绥照面一瞧, 顿觉眼熟面善,却一时候想不起在那里见过此人。

“总之,就是能够防水,还能保暖的衣服,水下呆的时候长了,会失温的。”随即她叹口气,低声自言自语道:

“你这是甚么衣服?”李瑾月问。

“我晓得了。”

说着已经解开了腰带,仍在船板上,“铛”的一声巨响,船板震了一下,吓了同船人一跳。她又褪下外袍,李瑾月吃惊得看到她其内穿了一身质料古怪的服饰,胶质状的,紧贴在身上,仿佛鱼皮。褪去衬裤后,李瑾月发明这衣服竟然是连体衣,非常古怪,底子描述不上来。而为她们荡舟的两位兵士已然惊呆了。

PS:现在看不懂没干系,很快就懂了,给个小tip,前文描述的洛阳城格式,天津桥对决等等场景,并不是随随便便白写的。

说话间,她们已经来到了事发地地点的水域。沈绥止住话头,从舢板之上站起家来,开端细心察看四周的气象。

赤糸你这个疯子,下次再不与你一起查案了!

沈绥笑了,道:“我自有筹办,公主不必担忧。”

王忠嗣答复道:“杨三郎是我老友,不嫌弃我一介武夫,粗鄙无学问,情愿与我一道玩耍。多多极少也与我提过他家中事。三郎很怜悯他的这位庶弟,常常都会让我带些财帛进宫布施杨四,因此我多少与杨四熟悉。他倒不是个非常难相处的人,我总感觉,杨四这报酬人深沉,极有城府,多少有些敬而远之。”

沈绥弥补道:“临时不要打草惊蛇,也不要急着去拉拢他。此人或许身上还带着甚么奥妙没有揭开,他的态度也不明,等我进一法度查后再说。”

沈绥点头。

说着对李瑾月微微一笑,竟然翻身向后仰倒,直接倒着入了水,溅起一大泼水花,淋了李瑾月满身一个落汤鸡,她本人却一下没了踪迹。

2、是进士科与明经科的不同。王忠嗣说他考的是十一年前的那次进士科,十一年前刚好是我科考那年,我晓得那年的环境。那年进士科极难,我在长安熟谙的几位学子,满腹才调,尽皆落榜,他能考到进士科登榜只差一名,申明他的程度已然很不错了。而明经科相对来讲要轻易太多,也不过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他还是差了一名未考上,这就很能申明题目了。”

李瑾月尚未说话,倒是一向沉默随在火线的王忠嗣开口了:

“可算让我想起来了。”

“非也。那文书吏我曾在长安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他在御史台文书库任司书,名叫杨弼,行四,普通也都唤他杨四。传闻他仿佛与前御史中丞宇文融有甚么干系,被安排挤去做司书。明少卿奉告我,他为人乖戾,很不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