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伪钞帝国 - 第649章 喀秋莎、风琴、密集阵登上历史舞台

第649章 喀秋莎、风琴、密集阵登上历史舞台[第1页/共5页]

斯达琳在李卫国面前搔首弄姿,差点让李卫国吐她一脸。

而作为苏联人给德国人的喀秋莎火箭炮体系,编号为BM-2,共有8条发射滑轨,滑轨长5米,弹长1300毫米,弹重40公斤,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6~9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1秒,初速70米/秒,凹凸射界7°~45°,方向射界摆布各10°,运载车时速60千米,最大射程6500~7500米。

此中,苏联版喀秋莎火箭炮,其正式型号跟汗青上差未几,只不过有斯达琳的强势参与,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如何传闻只是一张设想图纸罢了,苏联人并没有将样品一起带来。”

如许一来,中华帝国就将完整把握德意志帝国的喀秋莎火箭炮的机能和杀伤力,乃至能够预判德军短时候内的火箭炮产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谍报,成为让李卫都城没法回绝的前提之一。

实在,除了火箭发射管数量和能力以外,对于火箭炮的机能目标当中,还包含射中率、射程、矫捷才气、二次装填时候等等各种身分在内,都决定战役成果的。

以是,斯达琳很清楚李卫国的需求,直接把德意志帝国卖了,把德军获得的喀秋莎火箭**纸都交给了中华帝国。

光从编号便能够看出来,汗青上的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编号是BM-13,因为那是通过不竭从BM-1改进而来,经历了十三次大改后,才变成刁悍的喀秋莎火箭炮。

“都请坐吧!明天的来意,诸位能够都提早晓得了。”

彭德耐着性子看完了苏德两套喀秋莎火箭炮的机能目标,不由得皱起眉头。

在彭德等相干职员的讲授下,对M32麋集阵有了更深切的体味。

毕竟火箭炮这类兵器,目前还没有全面列装给中华帝国神策军,特别在利比里亚疆场上的中华帝国军,他们再不清楚环境时,如果俄然遭到德军的火箭炮群打击,那但是不堪假想的。

彭德当然也想在李卫国面前给本身表示机遇了,因而说道:“臣卖力的麋集阵项目,目前已经生长到M32甲型,它能够实现32管发射滑轨,利用128毫米口径的烈焰二号火箭弹,弹重25公斤,一次齐射可发射烈焰火箭弹32发,最大飞翔速率420米每秒,最大射程10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1秒,凹凸射界0°~48°,方向射界摆布各30°,运载车时速90千米。”

斯达琳此次亲身访华,当然要有她以为拿得脱手,又以为必定是李卫国没法回绝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