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四十一章 拍卖会

第四十一章 拍卖会[第2页/共3页]

翌日,蔡鸿鸣早夙起床刷牙洗脸用饭,然后去叫来一辆叉车把两个大番薯给叉到旅店拍卖现场。

拍卖完后,又有一大堆记者凑过来采访。蔡鸿鸣很无法,只得接管,要不然等会儿出去还是会有人追到家里,到时候更烦。接管完采访,已是中午,旅店经理热忱的过来请他一起用饭,蔡鸿鸣想都没想就回绝了。

时候已然不早,旅店浑家影幢幢,媒体记者和科研机构济济一堂。记者看到蔡鸿鸣过来,纷繁拿起相机拍照。夺目标闪关灯照得他目炫狼籍。

提及来她老妈之前也是个苗条淑女,可自从生了孩子来西北后,不知怎的变得细弱彪悍起来。她个子本来就比老爸高差未几一个头,现在长得这么细弱,和他爸站在一起,就有如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公鸡,格外惹人谛视。

等大番薯摆好,蔡鸿鸣走上拍卖台,看到台下坐的不但有外洋科研机构的职员,连外洋的也来了很多。不过这些人如果想从番薯中研讨出甚么东东估计要绝望了,因为这东西是他用玉蟾液偶然间摧大的,内里底子没甚么。

上面科研机构职员听到他的报价连连点头,心道一个番薯起拍价十万,真是想钱想疯了。

“好,八号先生十万,九号先生十五万,那位二十万,二十五万,三十万......”

只是半晌,已经申请了天下吉尼斯记录的天下第一大番薯就飙到一百万,幸亏她老妈不在,要不然如果晓得一个番薯拍卖到一百千万,还不欢畅得疯了。

没人是傻子,一个番薯拍卖出两百万已经很多。海内官方的科研机构大多是当局下拨的科研基金,可没那么多钱华侈,能拍卖到这么高,已经是海内官方科研机构和外洋机构的合作成果,不过也就这么多了,再高也没人要。

毕竟这只是第一笔,接下来投入研讨的钱才是大头。

叉车把大番薯运到旅店门口,就有侍应生推着小叉车过来叉着大番薯放到拍卖台上。

拍卖持续,拍卖完后,扣除税款,蔡鸿鸣统共支出三百二十五万。

这么丰富的利润让他忍不住想着来岁是不是也弄出一两个大番薯出来。这一下子比他辛辛苦苦卖了一年的烧烤还多,比抢银行还来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