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专业辅导员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专业辅导员[第3页/共7页]

既然有,那么我们寻求的目标就算是精确了。但非实有,则是另一种境地。阿弥陀佛退位、观音继位,这个观点,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不但说了原则,还说了体例。原则是一样的,学乃至用。体例也是老体例,跟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差未几。这些体例固然我们耳熟能详,但要平生对峙,却并不轻易。

明成师的答复非常简练,因为这个发问者估计也比较专业了,明人不说暗话,响鼓不消重锤。

这位居士接着问到:“有没有极乐天下?”这个题目,让我们统统人都吃了一惊,连这都要思疑,你在修甚么?但是,抚心自问,我也常常有这个迷惑。毕竟,这类有神化色采的东西,要让我真信,除非我本身看到了。

而万师兄的题目就很费事了,我感觉,他的题目表白,他至今还没从“空”、“无”

“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赋性,着相的,就是灵魂。有别离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辨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人身上都有阴阳,阴极、阳极。凡夫身上光亮的一面只要三分,暗中的一面有七分,以是要将暗中的一面,固执的风俗化掉。纯阳祖师叫纯阳,即阴气都消光了。著相出不了三界,著了阳神还是有存亡,须一点都不著才好。”

他接着问的第二个题目,我感觉不成其为题目。他的题目是:“我们为甚么要发愿呢?”要晓得,大乘佛法,是建立在愿力根本上的,如果没有发愿,根本都不存在了,为甚么有此一问呢?但是,人家的熟谙途径,我们没有需求争辩凹凸,我只是想听,明成师碰到这类题目时,答复的体例是如何样。

我们这一群人,本来都修各自的门派,根本程度都不一样。幸亏,每一群人,都有庙子指定的带队教员,担负着近似于大学教诲员的角色。

明成师奉告我们,寺庙本来是不鼓励闲谈的,但因为我们的层次庞大,另有很多初学者,以是,甚么题目,都能够问他,只要他晓得的,都会解答。阿谁曾经在云居山当过居士的人,开了个打趣:“爱情题目也能够问吗?”

前一部典范太专业,我看了后,连试图读懂它的信心都没有了。我暗里问了问万、钱两们师兄,他们也没法真正通达。以万师兄的解释,这《愣伽经》是达摩禅师作为印心的读物,传授下来的。工具,当然是那种独具慧根、能够交班的超等妙手。不管是神光还是道信,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宗教人才,当然能够读懂。

了。福享完了,还要下天国,仍不能了存亡。但如果明悟心性后,以菩提心去做统统利生之善行,则统统善行又能成为修道上的增上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