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守个笨办法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守个笨办法[第3页/共7页]

老衲已死,我们看到了他的塔,也见过他偶尔的留在墙壁上的题记,但我们如何能够据此推断老衲的天下与境地呢?

我第一次听到,随缘消旧业,是如许了解的。当然,这个了解,与佛经中的道理,并不冲突。

赵州祖师所说,与另一名所说:“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非常类似。他之以是举赵州祖师,是因为,传说,虚老衲人,是赵州祖师的转世。他们另有个共同特性,就是都长命。活过了百岁。

“一念不生,但似有桩事搁在内心没处理,这就叫做疑情;不需起念去疑去参了,这叫真疑现前。这个工夫常现前,那离得好处就不远了。你若这个工夫常现前,那就是说昏沉、妄图就安不上去了啊。以是我们在云门寺打七的时候,阿谁处所真好,到了再厥后就没有睡觉,好象是刚躺倒,哎,打四板了,如何搞的?到虚老那边请开示:老衲人这是魔境吗?虚老说:这不是魔境,你内心有难过吧?没有难过,那不是魔境。如果说勤奋识心用过分了,它要难过的。它不睡了,它要难过的。这个工夫现前它不难过的。”

实在,被骂了,我也不晓得,这个心是甚么意义,我想在坐的,没人晓得了。

久久的沉默,如果被雷击普通,整小我群,比没有声音还温馨。

固然从实际上,都能够说几句“观法无我”的话,但如何做到无我,这可真是难坏了天下豪杰。熟谙论中,如果没有主体,那里另有熟谙呢?

把风俗固化后,想窜改就难。但是,这算不算一种洗脑呢?固然信奉就是一种洗脑,但作为当代人,对洗脑这个词,还是有点警戒的。

“我们看祖师的语录,那些机锋转语既奥妙又不成思议。那是人家走到家的境地。我们是初发心,那些就算我们看懂了,到时也用不上去,没得受用。还是脚结壮地地参念佛是谁,可不要健忘它,时候照顾它,这是我们的本份事,必必要把这个话头用熟,才有此后的好处。在话头未用熟之前,你说想甚么高,想甚么奇妙,总想获得一点好处。凭一时英勇获得一点,妄图暂息一下子,获得轻安,获得好处,但不能抵挡风波,没有甚么大力量。只要这个脚结壮地的工夫能够获得受用。以是禅堂里头都是讲的初发心工夫。因为我们还在初发心的阶段里头。”

这段有点绕,我听不太明白,因为没有碰到过,但是,诚恳地把他的原话记下来,此后对比,或许有效。

熟谙到主体认识只是个假象,是他这一段的解释。当然,以我的近况,是没法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