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战辽东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第2页/共3页]

“唉~~”

以是必须得安排一支短小精干的军队随时待命!

一声感喟,回荡在偌大的办公室内,耐久不息。

而犯境时候没法肯定的话,安排多少人手,挑选摆设地点,乃至打算出逃线路等等都成了悬而未决的困难。

这支军队人数不能多,楚凡考虑派一个连队畴昔就差未几了。

这让楚凡非常抓狂――先知这份事情远没有设想中那么光鲜!

乱世当中逃命最是艰巨,如果浅显蟊贼特情司那几十号人还能勉强对于,可如果赶上军队那就不敷看了。且不说鞑子,就是赶上大明的军队也够喝一壶――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个期间的军队祸害起老百姓来可比山贼强盗短长多了。身外财物保不住也还罢了,如果楚芹遭到甚么侵害乃至丢了性命,那不是要让楚凡悔怨一辈子吗?

最后要肯定的,便是驻扎地了,楚凡再次拿起了舆图选点,当他把目光久久逗留在天津卫阿谁小斑点上时,房门被“砰”的一声撞开了。

既然丁以默不肯挪窝,那楚凡就只能本身想体例了,他站起家来,从背后的架子上取出了一份北直隶的舆图――那是通过徐光启从兵部搞来的,上面固然画得细致,可城池关隘、山川走向好歹标注清楚了。

另一个细节则是鞑子从遵化到北京到底走哪条路?

另一手便是武力筹办了。

鞑子是在乙巳年的夏季犯境的,可夏季那么长,天晓得到底是在十月、十一月还是腊月――奉求,楚凡宿世可不是汗青系的门生!退一步说即便是汗青系的门生,如果不是对明末汗青特别感兴趣,谁又能记着那么古板有趣的时候节点呢?

三团一营三连,这是楚凡终究肯定派出的军队。

在阿谁写着“通州”的小斑点略一逗留,楚凡的目光缓缓向东移去,香河、三河、蓟州……终究盯在了遵化那边。

看着桌上丁以默那封密信,楚凡的眉头越皱越紧。掐指一算,今儿已经是八月初九了,眼瞅着就要入冬,入冬也就意味着鞑子将近来了,本身不能再这么束手待毙了!

如果鞑子走前两条都还好说,楚凡只需求叮咛特情司多安排点儿人手,实在不可绑也要把丁以默一家绑上船,沿着运河直放天津卫上船便可;可如果鞑子挑选第三条路,那除了大打脱手杀开一条血路以外再没有别的体例了!

楚凡记得很清楚,遵化是肯定沦陷了的――赵率教就是在这儿就义――再往北看,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沙坡峪、马兰关、大安口……连续串密密麻麻的隘口称呼排成了一条长线,楚凡晓得,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长城了――鞑子,便是从这些山峦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豁口杀入北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