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铮铮大宋 - 第四十八章:舌战群谏(三)

第四十八章:舌战群谏(三)[第1页/共5页]

“我……我只是感觉不该粉碎来之不易的战役……”

不过他略有曲解的是,虽说同为尚书六部的员外郎,但也分三六九等:吏、兵二部员外郎通称前行员外郎;户、刑二部的通称中行员外郎;礼、工二部的通称后行员外郎。

“……”

殿内诸臣面色微变,屏气凝神偷偷打量官家神采,而此时赵祯则皱着眉头,看似要开口制止,但不知为何终究是没有开口。

话音刚落,殿内毫无非常,官家与满殿朝臣见怪不怪:这小子都敢说‘谁道仅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公开支撑范仲淹又如何样?跟谁不晓得似的,范仲淹得特旨即将回京,就是这小子劝说的官家。

钱彦远看了眼不远处的钱明逸,又看了看赵旸,轻叹一声,回到了本来的站位。

眼下他大宋的磨勘制,只要有合适的保举人,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只要磨勘期满了便可升迁,哪怕碌碌有为;乃至于,只要不犯下严峻罪过,中等错误以下也不过延期一两年升迁。

赵祯暗自无法地叹了口气,正要表个态,却听赵旸又喝道:“又来?!一个个的就晓得向官家告状,你等是三岁小儿么?有本事你就说得我心悦诚服,没本事就滚回你的位子去,换下一个!”

“我……”钱彦远无言以对,欲言又止。

世人转头一瞧,才发明开口的是钱明逸的兄长,右司谏钱彦远。

赵旸目视着刘湜,俄然迷惑问道:“审官院是干吗的?”

赵旸低声念叨一遍,将此人的官职、姓名及长相也记在心中,随即笑着道:“好,刘御史,轮到你答复了,莫要客气,畅所欲言。”

刘元瑜大惊失容,仓猝朝赵祯作揖道:“官家,臣绝无此意……”

看了眼低头沮丧的刘湜,又看看一样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李兑、刘元瑜,殿内君臣心下不约而同地想到。

“你干脆点说我这是小人行动就得了。”

“宋辽有何盟?”赵旸明知故问。

殿内君臣面露惊奇,毕竟他们听赵旸言下之意……竟是主张今后要对辽国、西夏用兵?

杨伟沉声道:“兵部员外郎、知制诰、权知谏院,杨伟。”

“你要战役?”赵旸嘲笑道,“投降啊,投降就能换来战役;若不能,那就是投降得不敷完整!”

刘元瑜闻言面色涨红,忙道:“岂会一个建议也无?”

“钱?”赵旸脸上暴露多少奥妙的笑容,“钱明逸的阿谁钱?”

“侍御史……”

殿内群臣想笑却不敢附声。

他话还未说完,就被赵旸推到了一旁:“行了,你这个书读犬肚的也往中间站,百无一用。”

殿内世人天然明白赵旸指的是甚么,钱彦远也不例外,微一点头道:“若赵正言指的是联名劾奏,鄙人确切并未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