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36章 不可接受

第36章 不可接受[第1页/共4页]

蓟县是涿郡郡城地点地,也就是后代的北都城,那边有杨广修建的一座行宫,叫做临朔宫。不过,临朔宫中的宫女、寺人都已经被斥逐,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宫室。现在,这座临朔宫已经被改革成一处粮仓。在临朔宫的地下挖了一个庞大的冰窖,腌肉、炒面就存放在阿谁庞大的冰窖内,即便过个三五年取出来,还是能够食用。

在统统首级和贩子当中,职位最高的无疑是来自漠北的四大可汗,也就是来自东突厥的阿史德族可汗穆林、阿史那族可汗咄宓,来自西突厥的薛延陀可汗薛世雄、阿史那族可汗达曼。

另有其他很多计谋物质也在慢慢运往蓟县,全部蓟县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火线基地。这类运输,全部夏季就没有停止过。因为北方降下大雪,运河河面封冻,完整依托人挑马拉,此中的艰苦可想而知。新建立的辎重运输队就成了这项任务的主力,刘子秋在西海战役中“发明”的雪扒犁也在这里获得了大量利用,又从漠北调来了很多牛马。即便如此,到了第二年的春季,运输事情仍然没有停止,足见运输量之大。这只是后话,临时按下不表。

汗青上那场战役,隋军百万之众,最后活着返来的不过数千人。结局之惨痛,令人震惊。但是并不能是以就以为高丽军队有多强大,如果高丽军队真的很强大,他们便不会只在辽东一地折腾,早就介入中原了。以是三征高丽的失利,最大的启事还在于隋军本身。只要处理了本身存在的题目,不要说高丽,就百济、新罗都加到一起,也一样是不堪一击。

至于让将士们适应北方酷寒的气候,最好的体例就是让他们到本地去接管严格的练习。攻打高丽,刘子秋固然不成能像杨广那样动辄便是百万雄师,但二十万兵马是少不了的。他不成能真的把二十万人马都放到那边去适应,如果如许的话,本地的后勤补给也承担不起。刘子秋只遴选了五万人调往柳城郡,这五万人将会在来岁攻打高丽的战役中担负主力。

浅显的棉衣棉被很难抵抗那边的酷寒,即便加上一些羊皮袄也不必然有效,刘子秋想到了羽绒服。一道圣旨传往天下各地,大量汇集各种羽绒,尤以鸭绒、鹅绒为最好。当然,野鸭绒、大雁绒乃至天鹅绒那就更好了,只是数量有限。在如许一个纯粹依靠手工的年代,要汇集大量羽绒算得上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幸亏现在已经进入农闲时节,百姓们倒是有很多时候。在各地官府的策动下,几近统统的百姓都行动起来。

当然,刘子秋一向没有放松军队扶植,一些题目实在已经获得处理。比如,军队的建制题目,比如军队本质的进步题目,再比如军队后勤补给题目,这些一向是刘子秋主抓的重点。特别是后勤补给方面,接收了剿灭砀山、鱼山贼寇战役中的经历,现在的正规军中,已经组建了专门的辎重运输军队。刘子秋现在要做的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