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06|第 106 章

106|第 106 章[第1页/共4页]

他向着宋家父子躬了躬身,谢道:“若非父执与兄长互助,我这回也难这么快备好出京用的家什物品,更不知要到那边雇马车。”

宋举人从未见他求过人,拍着胸脯说:“我们叔侄情分也不差于亲生,你尽管说,何必提‘担待’二字。”

这份肝火愈发加在了桓家头上。

他既舍不得桓凌走,又有些高傲,笑道:“去吧去吧,转头我到通政司入职,见了参议大人,也自会替你说话的。”

那门子好说歹说地劝动了桓大爷,派些仆人往阜成门、西直门拦人,却安知桓凌人已在宋家,向宋举人与宋家兄弟借银子、借衣裳,底子没筹算回自家清算行装。

他们桓家……这回用他既是信他,也是制衡他们桓家与马家,要将这两个天然为周王所用的家属拆解开,不使两家结合,把持朝政。但非论圣意如何,他这回出京查案只是为圣上、为朝廷、为边关将士与亿万百姓投机而去,不必想太多朝中勾心斗角之事!

到得那边,倒是空空荡荡更无一人。

马尚书深深感喟,立即安排亲信措置文书,又命家人给桓阁老传口信――这回他对桓阁老的态度可不似下午那么宽大,立逼着他叫孙子归去上表赔罪,不然就要令桓阁老悔怨。

桓阁老下午才方才过来跟他告罪, 还说要措置好此事, 今后管束后辈, 不令他难堪……这就是他管束后辈的成果?

言官弹劾他们这些六部长官是常有的事,偶然他们本身也拉拢小我弹劾政敌。可到了他们这位置上, 天然在皇上面前也有几分薄面, 总要先留中不发,容他们上表自辩, 哪儿有如许前脚有人递上劾章, 后脚便让都察院彻查兵部的?

自从娶了这桓阁老的孙女,他们马家就百事不顺,连带周王都为婚事之故受了三年多磋磨,岂不知宫中别的朱紫如何嘲笑他呢。当年他如何就看着礼部左侍郎傅静年长、脾气硬直古怪,不能引为援手,便借力将他架空回籍,将桓家老儿拱上礼部左侍郎之位,还让他女儿选中王妃?

但那门子到了桓家后,还是未见着桓凌。

马尚书便做了多少安排,都察院的人一到,也都来不及脱手,只得乌青着脸到庭中相迎,请他们随便翻检兵部档案。

桓凌深施一礼,说道:“我晓得时官儿考取三元,名重当世,有很多人家求他做半子。但我有一桩好姻缘要说与时官儿,非论成与不成,可否请宋伯伯与兄长们容我几个月,等我返来再给时官儿做亲?”

他自接着圣旨,便给来传旨的首级寺人塞了银子,请他帮本身多说几句好话, 又欲到御前劈面申述,可那寺人这回却不敢收他的银子,只看在周王面子上简朴说了一句“陛下大怒”。

那门子也要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