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道德经1 -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自定[第2页/共2页]

侯王若能守之[2],万物将自化[3]。

道以有为为常也。侯王者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1.本章作为《道经》篇的最后一章,总结性地申明道有为而无所不为。有道之士深察物理,看到万物有自我发展的才气和规律,以是遵守天然、平静有为,如许就能做到万物不受滋扰地天然发展,各适其性,各得其所,各有所得,如许天然天下承平,天人合一,一派平和。以是说有为而无所不为。

3.要做到有为而无所不为,前提是内心保持虚静,空心无欲,如许,才气在虚静中提炼出聪明,做到心平气和又不失力量,从而水到渠成地达成目标。

没有贪欲而回归平静,万物就能天然安宁地生长。

德化既淳,天下平静,苟利欲之情将有萌兆,吾必以此大道之质奠而正之,使无得动矣。

前人校注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1]有为:顺其天然,不妄为。

--陆希声

--河上公

[3]自化:自我化育,自长。

道常有为[1]而无不为。

--范应元

[2]守之:守道。

贵爵若能守道而虚静澹泊,则有为矣。万物得自化,其虚静澹泊则是无不为矣。虽有气质昏隔、躁动多欲者,亦将不待教令,天然变而化成虚静澹泊矣。然人之心易塞而难虚,易动而难静,易迁而难守,易变而难常。虽已相化,而或有复为外物所动,欲起妄作者,则吾将镇之以道,使不敢妄作也。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当民气不正、贪欲滋长时,我就用道的纯真浑厚来整治。

4.一个社会,如果充满着物欲和暴躁,申明这个社会的所谓文明和强多数不过是外在的浮华。此时,也最需求"道"、最需求社会民风,让民气回归朴实、简朴和安宁。民气不宁,申明大要的承平下躲藏着一触即发的动乱因子。

劈面对嘉奖时,邹忌保持沉着,埋头机虑,贯穿此中的事理,申明埋头能生聪明。他以此作比,劝谏齐威王不要为美言所蒙蔽,要广开言路,才气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