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道德经1 -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第1页/共2页]

故去彼取此。

5.实在,越是简朴的,越是深切的;越是朴实的,越是淳美的。那些贤人巨人们,寻求的恰是这类博爱众生,惠济百姓的人生,他们的小我糊口也是简朴而纯粹的。

孔子平生寻求品德,糊口简朴。饮食简朴,饱腹罢了。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食品仅求温饱,居住只求安居,主动做事,谨慎说话。

--纯阳真人

[6]行妨:指伤害操行,行动分开正轨。妨,波折、伤害。

--憨山德清

典范故事

民气本自虚明,而外之声色饮食货利,亦本无可欲。人觉得可欲而贪爱之。故眼则流逸奔色,而失其正见,故盲。耳则流逸奔声,而失其真闻,故聋。舌则流逸奔味,而失其真味,故爽。心则流逸奔境,而失其正定,故发疯。行则逐于货利,而失其正操,故有妨。所谓利令智昏,是皆以物欲丧心,贪得而无厌者也。贤人知物欲之为害。虽居五欲当中,而修离欲之行,知量满足。……去贪欲之害,而修离欲之行,故去彼取此。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色采,这里指多样色采。

五味[3]令人丁爽[4],

以是阔别浮华而挑选简朴满足的糊口。

1.本章中,老子主张减少欲望,返朴归真,抱真守一,顺道而行,保持内心的真元,为此,阔别纵情声色犬马的浮华糊口,而保持简朴满足和自我真我的糊口品格。唯有超出此"有",才气达到上章所说的"无"之境地。

2.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但寻求物欲之享用,满足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足内心的虚荣,因而纵情,因而率性,为此脚步仓促,繁忙不止。但终究或许得不偿失,生射中最该珍惜的是甚么?恰好不是物质和功名,而是内心的欢愉、充分和幸运。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7]。

五色[1]令人目盲,

--范应元

--邵若愚

孔子是我国的文明贤人,是我国当代巨大的思惟家、教诲家。他平生尊敬品德,以布道为己任,门下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对后代文明和思惟影响深远。

饮食简朴的孔子

译文

为腹者守道也,为目者逐物也。去,撤也。圣报酬内而不为外矣,焉肯玩好哉?故去彼色声、香味、畋猎、好货之事,而取此虚通之道也。然去者非戋戋去物也,但不贪爱也。虽有五色毕陈,五音毕奏,五味毕献,可贵之货毕呈,至于畋猎之事偶然乎因除害而为之,皆不敷以挠其心,盖中有去外取内之道也。

纵情打猎令民气狂野不羁,

[4]爽:味觉失灵,或生了口病。当代以"爽"为口病的专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