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道德经1 -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第2页/共2页]

--纯阳真人

为腹者守道也,为目者逐物也。去,撤也。圣报酬内而不为外矣,焉肯玩好哉?故去彼色声、香味、畋猎、好货之事,而取此虚通之道也。然去者非戋戋去物也,但不贪爱也。虽有五色毕陈,五音毕奏,五味毕献,可贵之货毕呈,至于畋猎之事偶然乎因除害而为之,皆不敷以挠其心,盖中有去外取内之道也。

作为一个尊道的贤人,孔子并不重视物质享用,他在糊口上的要求很简朴,清心寡欲,吃得简朴,不求五味俱全。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以品德寻求为己任,毕生寻求精力糊口的充足。

可贵之货,令人行妨[6]。

希世珍宝令人行动不轨。

此章教人触物不著,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圣报酬腹不为目,是内观,外不著。修真之子,一心内守,外判阴阳,静体无极,返混元于我腹当中,出其身于太虚之上。静中生之育之,养我之清气,助我之灵根,守我之神明,出我之真身,以我合天,以我合全,以我之道而同太空,总从"为腹而不为目",方得取真一之性,而生其命。

民气本自虚明,而外之声色饮食货利,亦本无可欲。人觉得可欲而贪爱之。故眼则流逸奔色,而失其正见,故盲。耳则流逸奔声,而失其真闻,故聋。舌则流逸奔味,而失其真味,故爽。心则流逸奔境,而失其正定,故发疯。行则逐于货利,而失其正操,故有妨。所谓利令智昏,是皆以物欲丧心,贪得而无厌者也。贤人知物欲之为害。虽居五欲当中,而修离欲之行,知量满足。……去贪欲之害,而修离欲之行,故去彼取此。

以是贤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名利和声色之娱。

故去彼取此。

译文

纵情打猎令民气狂野不羁,

解读心得

五音令人耳朵失聪,

孔子平生寻求品德,糊口简朴。饮食简朴,饱腹罢了。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食品仅求温饱,居住只求安居,主动做事,谨慎说话。

3.人生忧?的本源就在于多欲,欲望不止,并且变本加厉。做到绝欲不成能,也没需求,但如果做到清心寡欲,就会获得生命的真正自在和欢愉。

--邵若愚

五味令人落空味觉,

前人校注

[4]爽:味觉失灵,或生了口病。当代以"爽"为口病的专有词。

五音[2]令人耳聋,